[发明专利]发光模块以及车辆用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54557.2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0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市川知幸;原崎正人;伊东徹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21S41/14 | 分类号: | F21S41/14;F21S45/47;H05B45/00;H05B47/155;F21V23/00;H05B45/30;F21W10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霍玉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模块 以及 车辆 灯具 | ||
1.一种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模块具有:
第一光源,其射出形成第一配光图案的光,且由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一半导体发光元件构成;
第二光源,其射出形成与所述第一配光图案不同的第二配光图案的光,且由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二半导体发光元件构成;
点亮控制电路,其对所述第一半导体发光元件以及所述第二半导体发光元件的点亮进行控制;以及
散热板,其具有能够供所述第一半导体发光元件搭载的第一元件搭载面、能够供所述第二半导体发光元件搭载的第二元件搭载面、和能够供所述点亮控制电路搭载的电路搭载面,
所述电路搭载面形成为相对于所述第一元件搭载面以及所述第二元件搭载面中的至少一方正交或倾斜,
所述第一元件搭载面是与所述第二元件搭载面不同的面,
设置有所述点亮控制电路的电路基板在缘部设置有卡缘连接器,
所述散热板形成有供与所述卡缘连接器嵌合的插座进入的切口,
所述电路搭载面朝向与射出光的方向相反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元件搭载面形成为所搭载的所述第一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朝向与搭载于所述第二元件搭载面的所述第二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朝向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源的亮度为300~2000lm,消耗电功率为3~20W,并射出用于形成近光用配光图案的光作为所述第一配光图案,
所述第二光源的亮度为150~1300lm,消耗电功率为1.5~13W,并射出用于形成远光用配光图案的光作为所述第二配光图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板是表面积为16~200cm2、厚度为1~5mm的铝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模块还具有屏蔽件,该屏蔽件将所述点亮控制电路覆盖来抑制电磁噪声向外部漏出,
所述屏蔽件具有卡止部,该卡止部卡止于所述插座的一部分以使得与所述插座嵌合的所述卡缘连接器不会脱落。
6.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灯具具备: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模块;
将从所述第一半导体发光元件射出的光朝向车辆前方反射来形成近光用配光图案的第一反射器;以及
将从所述第二半导体发光元件射出的光朝向车辆前方反射来形成远光用配光图案的第二反射器,
所述散热板以使所述第一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发光面朝上的方式形成有所述第一元件搭载面,且以使所述第二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发光面朝下的方式形成有所述第二元件搭载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灯具还具有:
形成于所述第一反射器与所述第二反射器之间且供所述发光模块的一部分插入的开口部;以及
形成为从所述开口部朝向车辆前方的引导部。
8.一种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用灯具具备: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模块;
将从所述第一光源射出的光朝向车辆前方反射来形成近光用配光图案的反射器;以及
使从所述第二光源射出的光朝向车辆前方透射来形成远光用配光图案的透镜,
所述散热板以使所述第一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发光面朝上的方式形成有所述第一元件搭载面,且以使所述第二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发光面朝向车辆前方的方式形成有所述第二元件搭载面。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灯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光源在形成远光用配光图案时的输出比所述第一光源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455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