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双重防盗式锁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4850.9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4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勇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E05B9/00;E05B15/00;E05B17/18;G07C9/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粤捷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3 | 代理人: | 张谦 |
地址: | 528402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双重 防盗 式锁具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双重防盗式锁具,包括锁壳,所述锁壳右端面上侧设有凹面,所述凹面内设有遮挡罩,所述凹面上开设两个条形槽,所述锁壳上表面开设两个通槽,所述遮挡罩内部前后两端面均固定L型条,所述L型条另一端固定限位板,所述锁壳内部后端面安装载板,所述载板下端面安装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输出端安装丝杆,所述丝杆上套设滚珠螺母副,所述微型电机输入端与单片机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条形槽前后两侧均等距设有多个半球槽,所述半球槽设置在限位板右侧,所述半球槽内设有圆珠,所述圆珠外侧套设半球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实现双重防盗,防刺耳声音产生,还实现防线缆在拆装过程中虚接、脱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智能双重防盗式锁具,属于锁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智能锁区别于一般的机械锁,具有自动电子感应锁定系统,他会自动感应到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系统将自动上锁。智能锁可以通过指纹,触摸屏,卡开启门锁。目前,智能锁一般配备一个指纹识别器,且指纹识别器暴露在外界,不仅容易被破坏,而且不法分子获取一个指纹后即可开启,同时布置在锁壳内的线缆散乱存放,在拆装过程中容易受到拉拽出现虚接、脱落等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双重防盗式锁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双重防盗式锁具,包括锁壳,所述锁壳右端面上侧设有凹面,所述凹面内安装第一指纹识别器,所述锁壳右端面下侧安装第二指纹识别器,所述凹面内设有遮挡罩,所述凹面上开设两个条形槽,所述锁壳上表面开设两个通槽,所述通槽与条形槽相通,所述遮挡罩内部前后两端面均固定L型条,两个所述L型条分别穿过两个条形槽延伸至锁壳内,所述L型条另一端固定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端设置在通槽内,所述锁壳内部后端面安装载板,所述载板上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锁壳固定连接,所述载板下端面安装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输出端安装丝杆,所述丝杆上端通过滚动轴承与固定板滚动连接,所述丝杆上套设滚珠螺母副,所述限位板左端面下侧固定连杆,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滚珠螺母副固定连接,所述锁壳内部后端面安装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焊接有单片机,所述微型电机输入端与单片机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指纹识别器的输出端和第二指纹识别器输出端与单片机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条形槽前后两侧均等距设有多个半球槽,所述半球槽设置在限位板右侧,所述半球槽内设有圆珠,所述圆珠外侧套设半球罩,所述半球罩与遮挡罩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锁壳内部右端面下侧安装内螺纹圈,所述内螺纹圈内安装空心管,所述空心管右端外表面加工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空心管通过第一外螺纹啮合在内螺纹圈内,所述空心管内安插活动杆,所述空心管环形侧面下侧开设限位槽,所述活动杆右端外表面下侧安装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限位槽延伸至空心管外侧,所述活动杆左端外表面上侧通过胶水粘贴第一橡胶圈,所述内螺纹圈环形侧面上侧通过胶水粘贴第二橡胶圈,所述电路板上安装线缆,所述线缆依次穿过第二橡胶圈和第一橡胶圈,所述第一橡胶圈和第二橡胶圈均通过胶水与线缆相粘贴。
进一步地,所述半球罩外表面边缘处固定有圈边,所述圈边与遮挡罩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L型条与遮挡罩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限位板与L型条为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L型条内表面和外表面均粘贴有薄橡胶片,所述薄橡胶片设置在条形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一端外表面加工有第二外螺纹,所述活动杆右端外表面开设有螺纹盲孔,所述限位杆通过第二外螺纹啮合在螺纹盲孔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遮挡罩隐藏用于触发开启锁芯的第一指纹识别器,并利用第二指纹识别器触发微型电机工作后使遮挡罩上下移动,实现双重防盗的目的,在限位板与锁壳之间安装多个圆珠,实现限位板与锁壳的滚动接触,起到防产生刺耳声音的作用,同时降低遮挡罩移动时的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勇,未经惠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48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抗压阻燃耐高温的5G电缆
- 下一篇:一种全间隙可调磁流变动力传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