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镀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5957.5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3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腾达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34 | 分类号: | C25D5/34;C23G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王华强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活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清洁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镀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的电镀活化剂包括10‑80重量份的有机酸,0.5‑5重量份的无机酸,0.1‑2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0.1‑2重量份的添加剂,0.1‑2重量份的聚酰胺类物质,0.2‑1重量份的醚类物质,其中有机酸和无机酸的组合可以有效的去除被镀零件的氧化膜,其中聚酰胺类物质(聚酰胺醚、聚酰胺钠和聚酰胺钾)含酰胺键,酰胺键为一种带负电性的官能团,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可以有效的去除被镀零件表面的污渍,醚类物质(聚醚多元醇、卤化醚和聚酰胺醚)含醚键,醚键为极性基团,有助于粘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清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镀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电镀活化剂一般是指把被镀零件通过酸或碱溶液侵蚀,使其表面的氧化膜溶解露出活泼的金属界面的过程,用以保证电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
在现有技术中,电镀活化剂能有效的去除被镀零件表面的氧化膜,但是被镀零件表面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损伤,会影响后续的操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镀活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电镀活化剂具有较好的去除被镀零件表面的氧化膜能力,还能有效的保护被镀零件,有利于后续操作,本发明的内容如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活化剂,其技术点在于:所述的电镀活化剂按照重量份计,包括10-80重量份的有机酸,0.5-5重量份的无机酸,0.1-2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0.1-2重量份的添加剂,0.1-2重量份的聚酰胺类物质,0.2-1重量份的醚类物质。
在本发明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有机酸为柠檬酸、草酸和醋酸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无机酸为盐酸、硫酸和氢氟酸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表面活性剂包括聚乙二醇、乙二胺、2-乙基己基磺酸钠、聚山梨酯-80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
在本发明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添加剂为苯、甲苯、二甲苯、甲醛、氯化胆碱、甲醇、乙醇、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锰和氯化铈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聚酰胺类物质为聚酰胺醚、聚酰胺钠和聚酰胺钾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的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醚类物质为聚醚多元醇、卤化醚和聚酰胺醚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活化剂,其技术点在于:所述的电镀活化剂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在反应釜A中加入去有所述机酸,开启搅拌,加入所述表面活性剂,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所述聚酰胺类物质,然后加入所述添加剂,至完全溶解,开始加热,温度升至60-70℃时,恒温30-60min,关闭加热,保持搅拌,获得组分A;
步骤二:在反应釜B中加入所述无机酸,缓慢加入所述醚类物质,完全溶解后,加热至60-70℃,获得组分B;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所述组分A缓慢加入步骤二中所述组分B中,均匀搅拌,当温度升至100-110℃时,恒温0.5-2h,关闭加热,搅拌降温至40-50℃,关闭搅拌,自然冷却至室温封装,即得到所述的电镀活化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腾达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腾达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59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