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56042.6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4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娜;周小康;陈营营;刘操;朱平;莫丹;张义波;贾松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50/828 | 分类号: | H10K50/828;H10K59/60;H10K7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孟秀娟;臧建明 |
地址: | 065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层、发光层、缓冲层以及阴极层;阴极层包括第一金属层和第一非金属层,第一金属层设在缓冲层背离发光层的侧面上,第一非金属层设在第一金属层背离缓冲层的侧面上。本发明通过将阴极层设置成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一非金属层,利用第一非金属层的透光率大于第一金属层的透光率,达到提高阴极层透光率的目的,此外,利用第一金属层的方阻小于第一非金属层的方阻,可以降低阴极层的驱动电压,进而降低阴极层的能耗,提高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全面屏显示已经成为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为了实现全面屏显示,通常需要将摄像头设置在电子设备的显示面板的下方,从而形成屏下摄像头。
显示面板包括阴极层、阳极层以及位于阳极层和阴极层之间的发光层,其中,阴极层通常采用透明氧化物制成,以提高阴极层的透光率,进而保证摄像头的拍摄功能。但是,上述阴极层在工作过程驱动电压比较高且方阻较大,影响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于提高显示面板中阴极层的透光率的同时,也降低阴极层的方阻,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及显示均一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层、发光层、缓冲层以及阴极层;所述阴极层包括第一金属层和第一非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设在所述缓冲层背离所述发光层的侧面上,所述第一非金属层设在所述第一金属层背离所述缓冲层的侧面上;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方阻和功函数均小于所述第一非金属层的方阻和功函数。
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阴极层还包括第二非金属层,所述第二非金属层设在所述缓冲层与所述第一金属层之间,和/或,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一非金属层之间。
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非金属层包括依次接触且层叠设置的多个第一子非金属层,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非金属层的材质不同。
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非金属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多个第二子非金属层,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子非金属层的材质不同。
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非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非金属层的厚度之和,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厚度之比位于15-300之间。
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非金属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二非金属层厚度之比位于0.1-10之间。
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阳极层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第三非金属层、第二金属层以及第四非金属层,所述第三非金属层设在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阴极层的侧面上。
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发光层之间设有电子注入层和电子传输层,所述阳极层与所述发光层之间设有空穴注入层和空穴传输层;所述缓冲层的材质为与所述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空穴注入层以及空穴传输层中的至少一种。
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非金属层和所述第二非金属层的材质均为氧化铟锡、氧化铟锌、铟镓锌氧化物、铟锡锌氧化物或者含氟氧化锌中至少一种;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质为银、镁、铝或者镱中至少一种。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中,将阴极层设置成层叠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和第一非金属层,利用第一非金属层的透光率大于第一金属层的透光率,达到提高阴极层透光率的目的,此外,利用第一金属层的方阻小于第一非金属层的方阻,可以降低阴极层的驱动电压,进而降低阴极层的能耗,提高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及显示均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60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夹煤钳握把形成设备
- 下一篇:一种铝件的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