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金属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7541.7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0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宇;王永光;汪康;金成寿;王士凯;孙向南;徐佳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来德(上海)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9K11/06;H01L51/54;H01L5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金属 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金属铱配合物,其结构式如通式I所示:具有电致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并且提供了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制备工艺简单高效,同时材料易制备、易提纯,且本发明公开的有机金属铱配合物提供了比常规材料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启动电压,能够在OLED面板中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发光器件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有机铱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简称OLED)是空穴和电子双注入型发光器件,将电能直接转化为有机半导体材料分子的光能。最早在1963年,pope等人首先发现了有机化合物单晶蒽的电致发光现象,并进行相关的报道研究;而1987年美国的柯达公司继续研究报道了有机电致发光现象,具体用蒸镀有机小分子的方法制成了一种非晶型器件,将驱动电压降至了20V内。
相比于传统的CRT、LCD、PDP等显示器件,OLED不仅兼顾已有显示器的优点,同时具有独特的优势。其既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高清晰度、宽视角、宽色域等优点,以实现高品质图像;又具备超薄、超轻、低驱动电压、低功耗、宽温度等特性,从而可以满足便携式设备的轻便、省电、始于户外操作的需求;并且具有自发光、发光效率高、响应时间短、透明、柔性等独特的特点。因此,OLED具有优异的发展前景,能够被广泛地研究、开发和使用。
1998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Forrest等人研究发现将磷光染料八乙基卟啉铂掺杂于主体发光材料中,制备出外量子效率为4%、内量子效率达23%的发光器件,从此开辟了磷光电致发光的新领域,使有机电致磷光研究在随后的几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
贵金属配合物作为磷光材料,充分利用了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相对荧光材料只利用单线态激子,比例高达75%的三线态激子的有效利用,使得基于磷光材料的PhOLED实现了100%的内量子效率。近三年来,磷光材料逐渐取代传统的荧光材料,成为OLED发光材料的研究热点。
但是,由于磷光材料合成工艺比较复杂,耗时久,寿命低,针对当前OLED器件的产业应用要求,以及OLED器件的光电特性需求,必须选择更适合,具有高性能的发光层掺杂材料。
因此,如何研发出一种使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高效率、长寿命和低电压等综合特性的高性能磷光材料是本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金属铱配合物具有电致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并且提供了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原料易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金属铱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金属铱配合物的结构式如通式I所示:
通式I中,X1、X2、X3、X4任一项表示为氮原子,任意三项表示为碳原子;
R1、R2独立选自氢、氢的同位素、经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烷基、经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环烷基、经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经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杂芳基、经取代或未取代的C1-C9硅烷基、经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氧基、经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氨基、经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氨基、经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氧基、经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硫基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来德(上海)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奥来德(上海)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75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端齿伺服动力刀塔
- 下一篇:一种MAX相基涂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