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粉末渗铬的连续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7707.5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1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智晓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0/38 | 分类号: | C23C10/38;C23C10/3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周端仪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粉末 连续生产 方法 | ||
1.一种固体粉末渗铬的连续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工件预埋:将工件预埋入粉末状渗铬剂中盛装于承烧盒,或者,先将粉末状渗铬剂加入溶剂调成糊状,包裹工件表面,盛装于承烧盒,烘干溶剂后进入高温炉或在高温炉升温段使溶剂被全部烘干;(2)渗铬处理:采用一端具有工件入口另一端具有工件出口的高温炉,通过输送机构将装有工件和渗铬剂的承烧盒从工件入口送入高温炉中,依次经过高温炉的升温区、保温区和降温区后从工件出口送出完成渗铬处理,所述的高温炉内通入保护气体且保护气体的流动方向与工件移动方向相反,所述保温区中氧气含量低于100PPM,露点低于-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粉末渗铬的连续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铬处理的温度曲线为:从工件入口处的温度到保温区温度的区域为升温区,承烧盒经过升温区时间为5分钟~2小时;保温区的温度在900~1300℃范围内,承烧盒经过时间为2~30小时;从保温区的温度到300℃以下的区域为降温区,承烧盒经过降温区时间为10分钟~30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粉末渗铬的连续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温区、降温区中温度在900℃以上的区域氧气含量低于100PPM,露点低于-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粉末渗铬的连续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炉至少在降温区设置一个第一保护气体进气口;在升温区和降温区上部分别设有排气阀门可调的第一排气烟囱和第二排气烟囱,且第一排气烟囱的排气阀门的开口大于第二排气烟囱的排气阀门开口;当保温区长度大于6米时在保温区内设置有第二保护气体进气口,当保温区长度小于等于6米时在保温区内设置或不设置第二保护气体进气口;所述高温炉内的压力小于1个大气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粉末渗铬的连续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炉至少在保温区内设置有用于监测氧气含量的氧气含量仪以及用于监测水份含量的露点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粉末渗铬的连续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烧盒是敞口的或是加盖密封的,所述的承烧盒与输送机构是连接成一体的或是各自独立的;所述的输送机构为输送带或输送辊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粉末渗铬的连续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件入口和工件出口处设置有挡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粉末渗铬的连续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为中空产品时,工件内部也填充有粉末状渗铬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粉末渗铬的连续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末状渗铬剂包括有占重量百分比含量至少10%的铬粉,所述的铬粉为50目~500目大小;所述的铬粉选自纯Cr粉末、Cr-Fe粉末、Cr2O3粉末、CrCl2粉末或高碳Cr粉末的至少一种;所述的粉末状渗铬剂还包括惰性填充剂氧化铝或氧化镁、和/或稀土元素氧化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粉末渗铬的连续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气体为惰性气体,或是惰性气体和还原气体的混合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智晓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智晓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77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0-00 金属材料表面中仅渗入金属元素或硅的固渗
C23C10-02 .被覆材料的预处理
C23C10-04 .局部表面上的扩散处理,例如使用掩蔽物
C23C10-06 .使用气体的
C23C10-18 .使用液体,例如盐浴、悬浮液的
C23C10-28 .使用固体,例如粉末、膏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