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57843.4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6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崔大祥;陈超;王敬锋;林琳;金彩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728 | 分类号: | D04H1/728;D04H1/4309;D01D1/02;D01D5/00;D01F1/10;D06M13/12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无纺布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利用低温湿法研磨工艺将纺丝粉末和功能填料组分研磨成乳浆,然后借助静电纺丝工艺在处理过的无纺布表面进行复合,得到了抗菌无纺布。事先经过戊二醛处理的无纺布紧贴着胶辊正上方的极板作水平匀速收卷动作,胶辊上端的浆料在高压静电场力作用下向上形成射流,均匀沉积在上方的无纺布上形成纤维覆盖交织层,最后得到抗菌无纺布,经过测试证实成品布料实现了抗菌和空气净化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家庭装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合成级别的化工用品也跟着加入了装修行列,在此过程中有机物质不可避免的会有释放,对室内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国家标准《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规定:居室空气中甲醛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08毫克/立方米。关闭门窗1小时后,每立方米室内空气中,甲醛释放量不得大于0.08毫克;如达到0.1-2.0毫克,50%的正常人能闻到臭气;达到2.0-5.0毫克,眼睛、气管将受到强烈刺激,出现打喷嚏、咳嗽等症状;达到10毫克以上,呼吸困难;达到50毫克以上,会引发肺炎等危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作为家庭和个人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纱窗、滤材及口罩而言,针对其布料做对应的功能化处理就成了应有之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方法得到的产品。
本发明目的提供下述方案实现:一种抗菌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利用低温湿法研磨工艺将纺丝粉末和功能填料组分研磨成乳浆,然后借助静电纺丝工艺在处理过的无纺布表面进行复合,得到了抗菌无纺布,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1)制浆:取聚六亚甲基胍、碳粉、纳米二氧化钛、聚乙烯醇粉末、银离子水溶液以0.5~3:1~3:1~5:100:1000~2000的质量比配料,银离子水溶液的银离子含量范围为30~50ppm,各物料的初始粒径小于150目,经过预混后灌入湿法研磨设备,研磨介质为氧化锆微球,研磨转速1700~2000rpm,研磨期间物料温度控制在3℃以下,当物料中颗粒粒径D90≤2μm时出料,得到纺丝浆料;
(2)静电纺丝:将改性浆料加入到上胶料槽中,加入量以胶辊辊底没入浆料3~5mm为宜,同时接入蠕动泵浆料循环补料系统,胶辊接高电压并以适宜转速旋转上胶。无纺布事先经过戊二醛浸渍处理后紧贴着胶辊正上方的极板作水平匀速收卷动作,胶辊上端的浆料在高压静电场力作用下向上形成射流,均匀沉积在上方的无纺布上形成纤维网络,得到抗菌无纺布。
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聚乙烯醇粉末的聚合度为1700~1800,醇解度为88%。
步骤(1)中,湿法研磨所用磨介氧化锆微球直径≤0.1mm。
步骤(2)中,所述的浸渍处理无纺布的戊二醛水溶液浓度为50%,浸渍完成后无纺布需自然晾干,无纺布含水量要≤5%。
步骤(2)中,所用的无纺布的克重为10~20g/m2。
步骤(2)中,纺丝时的电压范围为70~100KV,胶辊上端到极板的距离h范围是170~200mm,无纺布收卷速度为0.2~1m/s,纺丝空间环境温度为50~60℃,湿度为40%~60%。
所得无纺布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抗菌率>99%,甲醛净化吸附率>80%,气阻<60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78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磨损的水力分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特种物资配送系统及配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