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咪唑型侧链聚苯并咪唑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57989.9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6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唐娜;肖意明;项军;程鹏高;张蕾;杜威;王松博;张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103 | 分类号: | H01M8/103;H01M8/1048;H01M8/1069;H01M8/1072;C08G7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钟华;任永利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咪唑 型侧链聚 苯并咪唑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咪唑型侧链聚苯并咪唑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咪唑型侧链聚苯并咪唑结构通式如下:
所述咪唑型侧链聚苯并咪唑为均聚物或无规共聚物,n表示聚合度,n为10~500的正整数,重均分子量在4000~800000之间,x、y为1~n的整数,且(x+y)≤n,接枝度DG=(x+2y)/2n*100%=20%;
所述咪唑型侧链聚苯并咪唑结构通式中R1代表下述结构:
所述咪唑型侧链聚苯并咪唑结构通式中侧链R2代表下述结构: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唑型侧链聚苯并咪唑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铸膜液制备:将带有R1结构的聚苯并咪唑聚合物粉末溶解到溶剂中,得到质量分数为2%~10%的铸膜液;
(2)接枝剂溶液制备:将带有R2结构的卤代化合物接枝剂溶解到溶剂中,得到质量分数为10%~30%的接枝剂溶液;
(3)接枝反应:在步骤(1)的铸膜液中滴加步骤(2)的接枝剂溶液,发生N-取代反应来制备咪唑基团接枝的聚苯并咪唑,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反应液;接枝剂与聚苯并咪唑重复单元的摩尔比为0.1:1~1:1;
(4)成膜:将步骤(3)得到的反应液在50℃~80℃下浇铸成膜,干燥,得到薄膜;
(5)吸酸:将步骤(4)所得薄膜在沸水中煮2h~5h,除去残留的溶剂,干燥,60℃~100℃下浸泡于质量分数为85%的磷酸中24h~72h,直至薄膜吸酸饱和,得到所述咪唑型侧链聚苯并咪唑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带有R2结构的卤代化合物接枝剂选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溶剂为极性溶剂,选自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乙酰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接枝反应条件为:在N2保护下,80℃~120℃反应20-30小时。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唑型侧链聚苯并咪唑膜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其作为质子交换膜,用于燃料电池中。
7.一种提高聚苯并咪唑膜质子传导率和质子传导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咪唑型侧链聚苯并咪唑膜,进而提高聚苯并咪唑膜质子传导率和质子传导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技大学,未经天津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79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AGV新型SLAM系统
- 下一篇:砻谷碾米粉碎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