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型材仿铜拉丝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8345.1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4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吴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源铝制品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5/06 | 分类号: | B05D5/06;B05D7/16;B05D1/28;B05D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型材仿铜 拉丝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型材仿铜拉丝工艺,具体涉及铝合金型材仿铜拉丝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取所需底色的铝合金型材;步骤二,根据需要调配拉丝铜颜色油漆;步骤三,使用两组表面具有拉丝纹路模具和由硅胶制作的柔性胶轮,转向为向内侧转动,对铝合金型材进行仿铜上色及拉丝效果一体成型;步骤四,拉丝‑上色完成之后进行光油保护及烘干。本发明利用硅胶滚轮对铝合金型材表面进行施压,将配套金属铜漆和丝纹一起涂到铝材表面,杜绝人为喷涂因素导致的铝合金型材颜色不均匀产生色差的情况,油漆用量少,且固含高,产能提升十倍以上,烘烤之后的铝合金型材其拉丝质感强,拉丝效果明显可塑性强,延展性好,表面不脱落,耐候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型材仿铜拉丝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型材仿铜拉丝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传统喷涂仿铜工艺是在铝合金型材的表面通过人工喷涂上一层底色,然后再喷铜进行烘烤,之后再进行喷黑丝油漆进行人工拉丝,其中需要使用到UV固化技术,UV固化即紫外固化,UV是紫外线的英文缩写,固化是指物质从低分子转变为高分子的过程。UV固化一般是指需要用紫外线固化的涂料(油漆)、油墨、胶粘剂(胶水)或其它灌封密封剂的固化条件或要求,其区别于加温固化、胶联剂(固化剂)固化、自然固化等。由于手工喷涂人为因素的色差问题,喷涂的均匀度有时会导致喷涂的各型材之间颜色会不一样,且铝型材为异型,更增添了型材在喷涂过程中的难度;型材为异型结构,其表面不平整,在人工拉丝过程中,无法进行有效的拉丝,力度大小产生色差,影响型材的拉丝效果;手工拉丝之后的产品容易发生油漆脱落的情况,另外传统工艺在喷漆过程中超过70%的油漆被浪费,油漆利用率不到30%,且需要通过多次喷涂各体系类油漆,油漆用量高,且极容易发生褪色或者变色的情况;产能效率极低,不合格产品淘汰率高,废气和废渣、固废排放量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解决以上老工艺的一切问题,提供一种铝合金型材仿铜拉丝工艺,采用由硅胶材料制成的柔性胶轮,利用柔性硅胶滚轮对铝合金型材表面进行施压,完成铝合金型材铜漆加黑漆加拉丝的一体成型加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型材仿铜拉丝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所需底色的铝合金型材;
步骤二,根据需要调配拉丝铜颜色油漆;
步骤三,使用两组表面具有拉丝纹路模具和由硅胶制作的胶滚,转向为向内侧转动,对铝合金型材进行仿铜上色及拉丝效果一体成型;
步骤四,拉丝-上色完成之后进行光油保护及烘干。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铝合金型材由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拉丝颜料油漆具体为特制烘烤型油漆。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铝合金型材在进行上色和拉丝的过程中,柔性胶轮会对铝合金型材施加向下的压力,压合在铝合金型材的表面,在钢制滚轮与胶滚表面添加特制的仿铜拉丝油漆,然后利用刮板将多余的油漆刮除,使钢制滚轮中纹路里的油漆转换至胶轮上,再通过胶轮将仿铜拉丝油漆转换至型材的表面,形成仿铜拉丝纹路效果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多涂套色工艺产生所需要的仿铜拉丝效果,压力的范围根据产品的需求进行调节,再通过流水线罩光进行烘烤,出料时实现铝型材表面烘干即可。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胶轮所使用的材料为硅胶。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中利用柔性硅胶滚轮对铝合金型材表面进行施压,使柔性胶轮表面贴合在铝合金型材的各个面,完成铝合金型材的一体成型加工,杜绝了人为因素导致的喷涂颜色发生不均匀的情况,烘烤之后的型材其拉丝质感强,拉丝效果明显,同时也解决了UV行业现有的在材料表面处理UV固化技术的耐候性能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源铝制品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捷源铝制品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83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