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持复合数据的公开审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58473.6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9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芳;焦恒;王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901 | 分类号: | G06F16/901;G06F16/903;G06F21/60;G06F21/62;G06Q10/1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德明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60 | 代理人: | 张小娟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持 复合 数据 公开 审计 方法 | ||
1.一种支持复合数据的公开审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系统初始化,生成系统参数;
S2、用户根据系统参数生成公私钥对;
S3、基于单用户公私钥对的私钥,为单用户数据块生成标签,并存储至云服务器;
S4、基于多用户公私钥对的私钥,为多用户协作产生的数据块生成标签,并存储至云服务器;
S5、审计者生成挑战信息并发送至云服务器;
S6、云服务器根据挑战信息找到对应的数据块及其标签,并生成响应证据发送给审计者;
S7、审计者根据响应证据判断数据块是否保存完好,完成审计;
所述步骤S1中,系统参数为params={G1,G2,p,g,u,e,h,H},其中G1和G2均为循环群,p为循环群的阶数,g和u为G1上的两个独立生成元,e为双线性对,且e:G1×G1→G2,h和H均为安全哈希函数,且h:H:{0,1}*→G1;
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设群组中某一用户为ui,其选择随机数作为公私钥对中的私钥,采用作为公私钥对中的公钥,i∈[1,d],d为群组成员的数目;
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设群组中用户ui上传了的数据块mj,则根据公式(1)计算数据块mj的标签
其中,σj为mj的标签,idj为mj的标识符;
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S41、设多用户的集合内的所有用户协作产生数据块ml,将集合{i1,i2,...,ik}记为lset,其中对每个j∈lset,用户uj选择随机数计算为ml产生的验证参数和一次性签名密钥xj′=xj·h(Tl_j||ml||j)+tjmodp;
S42、在多用户集合ul_set中确定一用户为合成者,其它用户均将包含有验证参数Tl_j和一次性签名密钥x′j的数据包括发送至该合成者;
S43、对于发送数据包的每一用户,合成者验证该用户发送的数据包是否满足以下公式
其中,为对应用户产生的一次性公钥,对于发送的数据包不满足公式(2)的用户,其需重新发送数据包,直至所有用户发送的数据包均满足公式(2)后,根据公式(3)计算数据块ml的标签σl,
其中,idl为数据块ml的标识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支持复合数据的公开审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所生成的挑战信息为chal={I,V,R,yc-set,Tc-set},其中I为从集合{1,2,..,n}中随机抽取c个元素组成的集合,n为数据块个数,V为从中随机选取c个数组成的集合,R=uw,随机数yc-set为公钥参数挑战集合,Tc-set为验证参数挑战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支持复合数据的公开审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所生成的响应证据其中,
I2表示集合I内所有多用户协作产生数据块的标识符的下标组成的集合,表示验证参数挑战集合Tc-set中与数据块ml对应的验证挑战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支持复合数据的公开审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若等式成立,则表示所有的数据块保存完好,否则表示至少有一个数据块已经受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84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电容
- 下一篇:一种具有挂烫功能的智能衣柜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