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红外测温系统及其测温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8867.1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4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赵作有;李宗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航清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4;G01J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徐军科 |
地址: | 0635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红外 测温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多功能红外测温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接触式测温设备、红外摄像头、采集装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和摄像头控制器,图像采集装置与中央处理器连接、同时与采集装置控制器连接,采集装置控制器与中央处理器连接、同时与接触式测温设备连接,接触式测温设备与中央处理器连接,中央处理器与摄像头控制器、红外摄像头分别连接,红外摄像头与摄像头控制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图像摄像头、位置调节装置、位置驱动器,所述位置驱动器与所述采集装置控制器连接,所述位置驱动器与所述位置调节装置连接,所述位置调节装置与所述图像摄像头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接触式测温设备包括接触部、触点位置监测装置、测温启动开关和位置驱动器,所述位置驱动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并同时连接所述接触部,所述触点位置监测装置和所述测温启动开关分别与所述接触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数据存储器,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并受所述中央处理器控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数据显示器,所述数据显示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且受所述中央处理器控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语音播报装置,所述语音播报装置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且受所述中央处理器控制。
7.一种多功能红外测温系统的测温方法,包括:
控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环境图像并通过识别所述环境图像来获得被测对象的属性信息,并根据被测对象的属性信息确定工作模式;
控制红外摄像头使用非接触式测温测量被测对象的第一温度;
利用所述被测对象的第一温度来确定所述被测对象的第一实际温度;
判断被测对象的第一实际温度是否在预先存储的对应所述被测对象属性信息的温度范围内;
被测对象的第一实际温度不在所述温度范围内时,控制接触式测温设备对所述被测对象进行接触式测温,测得所述被测对象的第二温度;
利用所述被测对象的第二温度计算所述被测对象的第二实际温度;
根据所述被测对象的第一实际温度和第二实际温度,确定所述被测对象的最终温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被测对象的第一实际温度和第二实际温度,确定所述被测对象的最终温度,包括:
比较第二实际温度与第一实际温度,并判断两者之间的差值是否不大于对应所述被测对象属性信息的预定阈值;
如果第二实际温度与第一实际温度之间的差值不大于对应所述被测对象属性信息的预定阈值,则以所述第二实际温度与所述第一实际温度之间的平均值或者两者之一作为所述被测对象的最终温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被测对象的第一实际温度和第二实际温度,确定所述被测对象的最终温度,还包括:
如果第二实际温度与第一实际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对应所述被测对象属性信息的预定阈值,则利用预先设定的综合测温算法确定被测对象的最终温度,该最终温度即为被测对象的真实温度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利用预先设定的综合测温算法确定被测对象的最终温度,该最终温度即为被测对象的真实温度值,包括:
通过下式来确定被测对象的最终温度:
其中,TC为红外摄像头通过非接触方式测得被测对象的温度值,TS为被测对象的真实温度值,Th为接触式测温设备通过接触测温测到的被测对象(例如,人)的实际手部温度,Tf为接触式测温设备通过接触测温测到的被测对象(例如,人)的实际脸部温度,Tsur为接触式测温设备通过接触测温测到的被测对象(例如,物体)的表面温度,b、c、w、d分别为对应上述Th、Tf、Tsur、Tw的选择开关系数,b、c、w、d取为1或0,Tw为环境温度影响因子,N为1~4的固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航清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唐山航清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88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