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胆道取石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9318.6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9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李东恩;谢尚奋;杨亮;姜建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吴忠杰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胆道 取石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胆道取石钩,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导管,其首端设置为开口;导丝,其设置在导管内部,导丝的首端从开口处向外延伸而出;取石部,其固定在导丝上并位于导管外,当向内拉紧导丝时,取石部向一侧弯曲并形成钩状,当向外推出导丝时,取石部呈直线设置。本发明通过在导丝的首端设置取石部,取石部在原始状态下呈直线设置,可伸入到胆道内,并从结石侧边绕过并继续向内伸入,此时通过向内拉紧导丝,取石部即可向同侧弯曲形成钩状,将结石勾住后向外拉出即可,整个取石过程简单易操作,无需先将结石击碎再将碎石一一取出,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胆道取石钩。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从胆道中取出结石可以采用两种方式。
一种方式是使用取石网篮将胆道内结石取出,但使用网篮取石的失败率高,而碰到较大结石时,或是当结石位于胆囊颈部区域等狭小空间内,网篮将无法有效张开,并且即使张开了,网篮常常也无法将较大结石进行捕捉。
另一种方式是使用取石钳伸入胆道内夹取结石,取石钳是带有弧度的无齿钳,钳子头部中空方形,但是需要完全凭感觉取石,不容易取到结石,并很容易将石头夹碎,此外钳子头部比较大、钝,无法深入胆道远端取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有效取出胆管内较大结石的胆管取石钩。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胆道取石钩,包括:
导管,其首端设置为开口;
导丝,其设置在所述导管内部,所述导丝的首端从所述开口处向外延伸而出;
取石部,其固定在所述导丝上并位于所述导管外,当向内拉紧所述导丝时,取石部向一侧弯曲并形成钩状,当向外推出所述导丝时,取石部呈直线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石部包括前导块、后导块以及多个中间导块,当所述取石部呈直线设置时,相邻的导块之间留有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丝的首端固定在前导块内,所述前导块作为伸入端,其头部设置为圆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导块靠近所述开口,且后导块与所述开口之间的接触面水平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中间导块的前端面与后端面分别设置为斜面,且前端面的倾斜程度大于后端面的倾斜程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石部包括主导块,当所述主导块与所述导管处于同一直线上时,所述主导块与所述导管之间留有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导块的前端面设置为曲面,所述主导块的后端面设置为斜面,所述导管的开口处设置为斜面,且导管开口处斜面的倾斜程度大于主导块后端面斜面的倾斜程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丝的尾端连接有调节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管的尾端连接有连接柄,所述调节杆首端伸入所述连接柄内并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杆尾端设有旋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第一医院,未经宁波市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93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缓冲组件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