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盐碱地的智能坪床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59582.X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6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柴琦;张馨馨;刘璐;王婧;王慧慧;刘骐华;刘文婷;韩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0/00 | 分类号: | A01G20/00;A01G24/10;A01B79/02;C02F9/00;F24S20/00;C09K17/40;C09K101/00;C09K10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陆薇薇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盐碱地 智能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良盐碱地的智能坪床结构,涉及新能源利用和生态恢复领域,包括:设置在土壤表层,将太阳能变为热能输入到土壤表层中以提高土壤表层微环境温度的导热系统;设置在土壤表层以下,对盐碱地土壤水中的盐碱进行截留、净化并对净化水收集的两级过滤系统;用于监测净化水的体积,并根据净化水体积的变化启动净化水再利用的循环系统,本发明的坪床铺设方式设计简单,操作方便,无需使用土壤改良剂等化学制品,也无需栽种耐盐碱品种的草种,可广泛用于寒冷地区和盐碱地区的草坪建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利用和生态恢复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太阳能改良盐碱地的智能坪床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有3470万公顷的盐碱土,这些地区植被稀少,生态系统脆弱,对盐碱地进行生态修复意义重大。然而由于盐碱地的土壤环境恶劣,栽植树木进行绿化很难在短期内起到修复效果,因此,目前对盐碱地的改良工作依然艰巨。
发明内容
为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太阳能改良盐碱地的智能坪床结构,包括:
设置在土壤表层,利用太阳能提高土壤表层微环境温度的导热系统;
设置在土壤表层以下,对盐碱地土壤水中的盐渍进行截留、净化并对净化水进行收集的两级过滤系统;
用于监测净化水的体积,并根据净化水体积的变化启动净化水再利用的循环系统。
其中,所述导热系统包括:铺设在土壤表层内的导热管;
与加热管连接,设置在土壤表层上的太阳能加热储能装置;以及
与太阳能加热储能装置连接的自适应调节装置。
特别是,所述导热管呈回形铺设在土壤中。
其中,所述导热管铺设在距离土壤表面以下45-60cm处。
优选的,所述导热管铺设在距离土壤表面以下50cm左右处。
特别是,所述导热管仅铺设一层。
具体的,所述导热管为市售的直径小于10mm的不锈钢金属管。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了市售的8mm的不锈钢金属管。
本发明将导热管折叠成回形铺设在土壤中,可以使导热管最大限度且均匀地向导热管四周土壤传递热量。此外,本申请将导热管铺设在距离地面50cm 左右处。
其中,所述太阳能加热储能装置为市售的任一一种太阳能和蓄电池相结合的装置。
本申请利用太阳能加热储能装置不仅解决了盐碱地田间无法供电的问题,还能将可再生能源用于土壤改良、生态恢复和草坪建植,生态意义重大。
其中,所述自适应调节装置包括:
设置在土壤表层中非导热管位置处,能够发射温度信号的温度感应器;
设置在太阳能加热储能装置上,用于接收温度信号,并根据温度信号控制太阳能加热储能装置释放热量大小的智能控制器。
本发明应用自适应调节装置能够在太阳充足季节将多余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仅将少量热能传输到导热管,防止燥热季节对土壤表土层的过度加热;同时还能够在太阳光匮乏时,及时启用储存的电能,加热电热管,满足寒凉季节土壤对热量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自适应调节装置可以通过市售获得,也可以采购温度感应器、智能控制器采用常规方式进行组装。
其中,所述两级过滤系统包括:
设置在土壤表层以下,依次叠放的多组,且每组由不同的粒径种类的玻璃轻石构成的初级过滤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95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