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式铁路桥梁钢混过渡段结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59693.0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4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米万富;陈朋;戴焕民;王小刚;姜磊;马建军;安旭;柴九州;杨万栋;何秀满;宋文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01/26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14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铁路 桥梁 过渡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分离式铁路桥梁钢混过渡段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分离式铁路桥梁钢混过渡段结构施工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1)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工厂化方法制作外包钢板(1)和临时钢垫石(2),然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其中外包钢板(1)包括钢套箱(1-1)、剪力板(1-2)和连接件(1-3);钢套箱(1-1)为上下端呈开口状的长方体形箱体结构,内表面中上部间隔距离向外突出形成有多块垂直设置的剪力板(1-2),外表面中部间隔距离设有一圈连接件(1-3);临时钢垫石(2)包括钢垫石(2-1)、剪力钉(2-2)和预埋钢筋(2-3);钢垫石(2-1)为长方体形箱体结构;多根剪力钉(2-2)分布在钢垫石(2-1)的左右侧面上;多根预埋钢筋(2-3)的上端间隔距离连接在钢垫石(2-1)的底面上;
2)在墩柱模板上开孔,然后用墩柱模板将钢套箱(1-1)包裹住,使连接件(1-3)穿过墩柱模板上的开孔而露在外部,同时增加临时支撑,以形成稳定体系;之后利用吊车将外包钢板(1)连同墩柱模板一起进行吊装,使钢套箱(1-1)的下部套在已完成下部结构的墩柱上部外表面上,人工配合吊车精确调整各部尺寸,直至达到要求;
3)利用吊车配合人工将两个临时钢垫石(2)吊装到钢套箱(1-1)内两侧的设计位置,人工配合调整位置后将预埋钢筋(2-3)的下端与墩柱主筋上端焊接牢固,由此形成稳定体系,此时钢垫石(2-1)的上端高于外包钢板10mm;
4)在钢套箱(1-1)的内部进行墩柱上部结构的第一次混凝土浇筑,浇筑至钢垫石(2-1)的底板齐平高度,由此将外包钢板(1)固定住,形成更加稳定的体系;
5)待上述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并达到100%强度后,人工拆除墩柱模板,检查外包钢板(1)和临时钢垫石(2)的高度,无问题后在每个临时钢垫石(2)的上端依次安装支座下底板(3)、支座弧形板(4)和支座上垫板(5),之后将利用吊车配合人工吊装钢横梁(6),将钢横梁(6)的两侧放置在两块支座上垫板(5)上;
6)检查钢横梁(6)的位置,无问题后,将外包钢板(1)上的连接件(1-3)与钢横梁(6)进行焊接,可利用连接件(1-3)来调整钢横梁(6)的偏差,由此将钢横梁(6)准确安装到位,形成稳定支撑体系;
7)在钢套箱(1-1)的内部进行墩柱上部结构的第二次混凝土浇筑,待上述第二次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并达到100%强度后,即可完成分离式铁路桥梁钢混过渡段结构的整个施工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铁路桥梁钢混过渡段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的多块剪力板(1-2)在钢套箱(1-1)上等间距分布;多根剪力钉(2-2)和预埋钢筋(2-3)分别在钢垫石(2-1)的侧面及底面上等间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铁路桥梁钢混过渡段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和步骤7)中,所述的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铁路桥梁钢混过渡段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所述的连接件(1-3)与钢横梁(6)间焊接后形成的焊缝为一级焊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六局集团天津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96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