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出电流正反转直流焊机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59899.3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4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微点焊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24 | 分类号: | B23K1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侯丽燕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出 电流 反转 直流 控制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出电流正反转直流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MCU微处理器、极性处理电路模块、第一功率驱动电路模块、第二功率驱动电路模块、第一功率开关电路模块、第二功率开关电路模块和变压器变换电路模块。本发明通过电路控制前后两个焊接周期输出不同的电流方向的电信号,解决了焊头的极性效应,延长了焊头的使用寿命和改善了焊点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阻焊电子焊机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出电流正反转直流焊机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电子直流焊机,经过一段时间的焊接后,焊头两极尖端会出现一边损耗较另一边大,造成焊头比较容易损坏,焊点质量受到影响的问题,这是因为现有直流焊机的电流方向是单一的,而单一方向的直流电会产生极性效应造成上述问题,这个问题是现有直流焊机的重大缺陷。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输出电流正反转直流焊机控制电路,通过本电子电路控制前后两个焊接周期输出的电流方向不同,解决焊头的极性效应,延长焊头的使用寿命、改善焊点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输出电流正反转直流焊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MCU微处理器、极性处理电路模块、第一功率驱动电路模块、第二功率驱动电路模块、第一功率开关电路模块、第二功率开关电路模块和变压器变换电路模块,所述极性处理电路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焊机输出的前后两个幅度相同且极性相反的电信号,所述极性处理电路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功率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入端和第二功率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极性处理电路模块将该两个幅度相同极性相反的电信号处理后变换为相同极性的电信号由其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一功率驱动电路模块和第二功率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极性处理电路模块的电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功率驱动电路模块的驱动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功率驱动电路模块的驱动控制端分别与所述MCU微处理器连接,分别由所述MCU微处理器交替控制其开启及关闭,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电路模块和所述第二功率开关电路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功率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出端和第二功率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变换电路模块包括抽头变压器,所述第一功率开关电路模块的输出端和第二功率开关电路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变压器变换电路模块中的抽头变压器的两个线圈连接,变压器变换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焊机的供电端连接,为焊机提供电流方向相反的正反转焊接电流。
进一步地,所述极性处理电路模块包括型号为MCP6002的集成运放,其中焊机输出的前后两个幅度相同且极性相反的电信号的输出端与集成运放中的2脚连接,集成运放的模拟输出端7脚与所述第一功率驱动电路及第二功率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集成运放的6脚和2脚通过电阻连接,5脚和2脚通过电阻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极性处理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还连接有前级运放电路模块,所述前级运放电路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功率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入端和第二功率驱动电路模块的输入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功率驱动电路模块包括第一反相器、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和第一光电耦合器,所述第一反相器包括第一反相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一反相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反相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与所述MCU微处理连接,由所述MCU微处理器为所述第一反相器提供输入控制信号,所述第一反相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前级运放电路的输出端,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电信号的正极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电信号的负极输出端,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接地,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功率开关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均采用三极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的电信号的正极输入端之间还连接有第一后级运放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微点焊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微点焊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598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喹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正方形沉淀池及刮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