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口径复合多层人造血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60025.X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6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严坤;徐飞扬;王栋;杨晨光;李秀芳;鲁振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40 | 分类号: | A61L27/40;A61L27/26;A61L27/50;A61L27/20;A61L27/54;A61L27/22;A61L27/56;A61F2/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卓越志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戴宝松 |
地址: | 4302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口径 复合 多层 人造 血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小口径复合多层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壳聚糖和明胶溶于酸性溶液中,加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得到壳聚糖/明胶混合溶液,所述壳聚糖/明胶混合溶液中壳聚糖浓度为0.5 w/v % ~ 2 w/v %,明胶浓度为0.1w/v%~4w/v%,所述壳聚糖和明胶由盐酸溶解并调节pH 至3.0 ~ 5.5,所述壳聚糖/明胶混合溶液中不含盐离子;
S2、将步骤S1得到的所述壳聚糖/明胶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并构建两电极体系,进行电泳沉积,使壳聚糖/明胶复合凝胶沉积于针状电极表面,形成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壳聚糖/明胶复合凝胶涂层;
S3、将步骤S2得到的所述壳聚糖/明胶复合凝胶涂层洗净并冷却至室温后,再将其交替浸泡于海藻酸钠溶液和壳聚糖溶液中,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在所述壳聚糖/明胶复合凝胶涂层的外表面形成海藻酸钠/壳聚糖凝胶层,得到壳聚糖/明胶/海藻酸钠复合多层凝胶;
S4、将步骤S3得到的所述复合多层凝胶从所述针状电极表面取下,去除所述复合多层凝胶管腔内的残余溶液后,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得到小口径复合多层人造血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口径复合多层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壳聚糖/明胶复合凝胶涂层为一层或多层;所述壳聚糖/明胶复合凝胶涂层的层数通过连续沉积或中断电信号的方式进行调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小口径复合多层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针状电极为所述两电极体系中的阴极,其材质为不锈钢,半径为0.2 ~ 3mm;所述两电极体系中的阳极为铂丝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口径复合多层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两电极的间距为1~60cm,其在所述电解液中的浸没深度为1~100cm;所述电泳沉积过程的沉积电压为1~10V,沉积温度为37~60℃,沉积时间为1~3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口径复合多层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为0.05w/v%~4w/v%,所述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为0.05w/v%~4w/v%。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口径复合多层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交替浸泡的次数为1~100次,每次浸泡的时间为0.5~3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口径复合多层人造血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加热过程的温度为80~100℃,所述搅拌过程的温度为37~60℃。
8.一种小口径复合多层人造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口径复合多层人造血管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包括壳聚糖/明胶复合凝胶涂层和包覆于所述壳聚糖/明胶复合凝胶涂层外表面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凝胶层;所述海藻酸钠/壳聚糖凝胶层由内而外依次为交替的海藻酸钠凝胶层和壳聚糖凝胶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小口径复合多层人造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口径复合多层人造血管的口径为0.4~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002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