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集床垫上人体卧姿受力数据的方法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0152.X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7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士实业(香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5B19/042;A47C31/12;G06F30/17 |
代理公司: | 东莞技创百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8 | 代理人: | 朱晓光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白石角香港***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集 床垫 人体 卧姿 数据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集床垫上人体卧姿受力数据的方法和设备,包括一测试底座,其上设置一称重台和一测高板;一人体轮廓测板在测试底座上滑动,其上的测距柱采集高度数据传输给单片机的存储器存储;一控制台,弹性板单片微计算机电路设置在其中;一模拟弹性床的底座之上固定众多弹性柱,其底部设置压力传感电路,压力数据用于调节弹性柱的弹性。本发明通过设置包含身高、体重、身体背部轮廓等数据采集的测量台,对体验床相应的弹簧组件的预压缩参数的实时同步调整设定,实现了个性化床垫定制参数的快速采集与体验设定,高效地完成了个性化定制床垫真实数据的采集及体验验证,提高了个性化订制床垫的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使用者的满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具行业,特别是一种床垫生产过程中,获取床垫弹性数据的方法以及获取这些数据的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床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由于人的个体差异,在个性化定制床垫时需要测量人体的身高、体重、各处的围度等具体参数,根据人体的具体参数来初步制作个性化床垫,然后通过实际使用体验对定制的参数进行调整。按照现有技术的测量方法、制作方法,测量身体参数、制作样品不仅时间长、成本高,并且需要依靠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员来完成,效率很低,局限性很大,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以快速自动测量人体参数、快速完成定制床垫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测量身体参数、制作样品不仅时间长、成本高,并且需要依靠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员来完成,效率很低,局限性很大。”的问题,而提出一种采集床垫上人体卧姿受力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是一套完整的系统,从开始对使用者的人体形态进行测量,收集参数数据,到根据人体形态参数进行床垫弹性设定,再到在模拟床上实施弹簧的软硬程度,由使用者体验舒适程度,并根据使用者的喜好进行弹性程度改进,取得满意的效果之后,将最终数据存储于SD卡中,用于定制床垫。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实施采集床垫上人体卧姿受力数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首先设置一测试底座,在测试底座之上设置称重台,在测试底座上还设置测高杆,一测高板在测高杆上滑动,用于测出人体身高;
一人体轮廓测板在测试底座上滑动,人体轮廓测板上布满测距柱,推动人体轮廓测板向人体压迫时,测距柱的凸头抵在人体上,测距柱的长度被压缩,众多的测距柱在人体轮廓测板上分为A区和B区布置;
第二步、设置A区测距单片微计算机电路和B区测距单片微计算机电路;A区单片机U1逐个选通A区的测距电路单元,由A区单片机U1第36脚发送测距脉冲,从第37脚接收返回脉冲,计算出A区各测距柱的高度;
B区单片机U2逐个选通B区的测距电路单元,由B区单片机U2第36脚发送测距脉冲,从第37脚接收返回脉冲,计算出B区各测距柱的高度;
A区单片机U1的串口1与B区单片机U2的串口1连接,将A区所有测距柱的高度数据传输给B区单片机U2的存储器U11存储;
第三步、接下来,在A区单片机U1的A区程序存储器中装载A区测距柱片选程序模块、A区测距柱初始化程序模块、A区测距程序模块、A区测距显示程序模块、与B区通信程序模块、A区键盘管理程序模块,以上各个程序模块都可以由A区主处理器调用执行;
在B区单片机U2的B区程序存储器中装载B区测距柱片选程序模块、B区测距柱初始化程序模块、B区测距程序模块、B区测距显示程序模块、与A区通信程序模块、B区键盘管理程序模块、统一存储程序模块、与弹性驱动板通信程序模块,以上各个程序模块都可以由B区主处理器调用执行;
第四步、接下来,B区单片机U2的存储器U11所存储的A区、B区测距柱数据通过B区串口2向弹性板单片机U3的串口1传输数据,数据存储在数据存储器U12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士实业(香港)有限公司,未经雷士实业(香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01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