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底造景流沙瀑布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0158.7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6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主分类号: | B44C5/06 | 分类号: | B44C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底 流沙 瀑布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底造景流沙瀑布装置,包括内部充满水的水池,所述流沙导流体的前部连接有没入水中的防护罩,所述流沙导流体的底部右侧连接有集沙盒;所述集沙盒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集沙槽和第二集沙槽,所述第一集沙槽和第二集沙槽内部分别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集沙槽底部通过漏斗型弯管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左端的排出口伸入至流沙导流体内部上侧的蓄沙池内,所述蓄沙池底部的排沙管伸入至防护罩内,所述蓄沙池内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管道上设有泵。本发明可确保沙子持续不断下落,有效形成流沙瀑布;有效防止沙子扩散至水池的水中,提高沙子利用率;有利于对沙字进行搅动,防止其堆积,造成漏斗型弯管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底造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底造景流沙瀑布装置。
背景技术
流沙瀑布造景是近些年来比较具有美观性的重要创新产品,现有的流沙瀑布造景多采用气泵利用气泡上升的方式,从而来带动流沙向上流出,形成瀑布的现象,但是由于这种气泡的产生是间接性的、沙子容易堵塞,再加上沙子在循环过程中会扩散至水中,沙子利用率低,因此无法将流沙持续且稳定的从出沙口流出,从而影响后续瀑布的形成效果,降低了流沙瀑布动态的真实感。为此,我们推出一种水底造景流沙瀑布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底造景流沙瀑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底造景流沙瀑布装置,包括内部充满水的水池,所述水池内部左侧设有流沙导流体,所述流沙导流体的前部连接有没入水中的防护罩,所述流沙导流体的底部右侧连接有集沙盒;
所述集沙盒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集沙槽和第二集沙槽,所述第一集沙槽和第二集沙槽内部分别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表面通过连接柱连接有刷子;
所述第二集沙槽底部通过漏斗型弯管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左端的排出口伸入至流沙导流体内部上侧的蓄沙池内,所述蓄沙池底部的排沙管伸入至防护罩内,所述蓄沙池内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表面也通过连接柱连接有刷子,所述管道上设有泵。
优选的,所述流沙导流体与防护罩均为透明材质制成,且流沙导流体内部呈中空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集沙槽和第二集沙槽底部均为圆弧形设置,且第一集沙槽的高度高于第二集沙槽。
优选的,所述排沙管与蓄沙池连接的一端高度高于伸入至防护罩内的一端高度。
优选的,所述泵设置于流沙导流体的内部,所述水池的底部还设有找平垫层,所述流沙导流体的底部嵌入至找平垫层的左侧内部,所述集沙盒底部设置于找平垫层右侧上端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分别经由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驱动,所述第一转轴末端连接有主动皮带轮,所述第二转轴的末端连接有从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于从动皮带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泵工作时可将集沙盒内的沙子与水一同抽取至蓄沙池内,使得沙子可堆积暂存在蓄沙池内,这样可在第二伺服电机工作的情况下,使得蓄沙池内的沙子与水在第三转轴带动刷子转动,将沙子持续排送至排沙管,这样可确保沙子持续不断下落,有效形成流沙瀑布;
沙子流入至防护罩内,沙子与防护罩内的水混合顺着流沙导流体表面下落,形成流沙瀑布,通过防护罩的设置,有效防止沙子扩散至水池的水中,提高沙子利用率;
第一伺服电机工作,使得第一转轴带动刷子转动,使得第一集沙槽内的沙子送至第二集沙槽内,第二转轴带动刷子转动时,有利于对第二集沙槽内的沙进行搅动,防止其堆积,造成漏斗型弯管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未经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01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