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微波杀青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61650.6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6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汪晴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恩县孔氏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3/18 | 分类号: | B65B43/18;B65B43/30;B65B1/30;B65B51/14;B65B61/28;A23F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卢丹丹 |
地址: | 445500 湖北省恩施土家***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微波 杀青 生产工艺 | ||
1.一种茶叶微波杀青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一次提升输送,将采摘的新鲜绿茶倾倒至第一提升机(1)的输入端,由该第一提升机(1)倾斜向上提升输送至位于第一提升机(1)顶部的杀青机(2)的进料口(21)处;
步骤二)、杀青,进入到所述杀青机(2)内的绿茶由该杀青机(2)内微波干燥装置进行加热干燥,干燥后的绿茶从所述杀青机(2)上远离所述第一提升机(1)一端的出料口(22)输出,且在绿茶杀青的过程中,所述杀青机(2)内的微波功率沿绿茶的移动路径逐步升高;
步骤三)、二次提升输送,自所述出料口(22)输出的绿茶由邻设于所述杀青机(2)一旁的第二提升机(3)倾斜向上输送至位于该第二提升机(3)出料端下方的料斗(6)内;
步骤四)、打包,
a、包装袋上装,位于所述料斗(6)正下方的转盘(72)旋转,带动其上绕所述转盘(72)的轴向圆周等距安装的真空吸板组(73)旋转,待所述真空吸板组(73)旋转至正对邻设于所述转盘(72)一侧的包装袋上料装置(83)处,由该包装袋上料装置(83)将包装袋(830)输入至所述真空吸板组(73)上真空吸板(731)之间的夹缝处,此时,所述包装袋(830)开口的一端朝外;
b、包装袋打开,完成包装袋上装后,所述转盘(72)继续旋转,带动所述真空吸板组(73)内的包装袋(830)转移至所述料斗(6)下端部出口处,在所述转盘(72)旋转过程中,所述真空吸板组(73)上对称设置的真空吸板(731)由真空轴(71)提供真空吸力,吸附所述包装袋(830)的两侧面,同步的,通过外齿圈(745)与驱动齿轮(744)的配合,使传动齿轮(743)旋转,通过第一齿条(741)及第二齿条(742)配合,使合拢的真空吸板(731)背向移动打开,撑开所述包装袋(830);
c、茶叶灌装,位于所述料斗(6)下端部出口处的出料仓(62)旋转,将该料斗(6)内的绿茶定量输出至位于撑开的所述包装袋(830)内;
d、封口,完成茶叶灌装的包装袋(830)由位于所述出料仓(62)下方设置的加热封口机构(61)合拢对所述包装袋(830)开口进行加热塑封;
e、出料,完成封口后的包装袋(830)由所述转盘(72)通过真空吸板组(73)的吸附,旋转至转盘(72)的下端部处,真空吸板组(73)上的真空吸板(731)与所述真空轴(71)断开连通,失去吸力,所述包装袋(830)自真空吸板组(73)处掉落完成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微波杀青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与所述步骤e之间还包括检测步骤,完成封口后的所述包装袋(830)由所述转盘(72)通过所述真空吸板组(73)吸附旋转至所述转盘(72)的下端部处的过程中,通过所述真空吸板(731)的相向移动对所述包装袋(830)进行挤压,检测所述包装袋(830)封口后的密封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微波杀青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完成封口后的所述包装袋(830)由所述转盘(72)通过所述真空吸板组(73)吸附旋转至所述转盘(72)的下端部处的过程中,通过内齿圈(746)与所述驱动齿轮(744)的配合,使所述传动齿轮(743)旋转,通过所述第一齿条(741)及第二齿条(742)配合,使所述真空吸板(731)相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微波杀青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完成封口后的所述包装袋(830)旋转至所述转盘(72)的下端部处的路径上设置有围绕所述转盘(72)设置的辅助装置(8),该辅助装置(8)包括回收槽(81)、输送带(82)及包装袋上料装置(83);所述回收槽(81)为扇形设置,其围绕所述转盘(72)设置;所述输送带(82)水平设置于所述转盘(72)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微波杀青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杀青机(2)包括旋转设置的微波干燥筒(23),该微波干燥筒(23)沿其轴向从所述进料口(21)至所述出料口(22),依次划分为微波功率逐步升高的第一微波段(231)、第二微波段(232)及第三微波段(2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恩县孔氏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宣恩县孔氏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165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