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塑性钢锻件锻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62925.8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2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星;梁曼娟;南振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华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1/00;B21J1/06;B21J5/08;C21D1/28;C21D1/26;C21D6/00;C21D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锻件 锻造 方法 | ||
1.一种低塑性钢锻件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01:采用经过碱性电弧炉冶炼、钢包精炼炉加热、真空脱碳和真空脱气冶炼的低塑性钢锭作为锻件的原材料;所述原材料为Cr12MoV1、Cr12MoV、4Cr5Mo1SiV1或0Cr19Ni9N;
S002:将锻件在加热炉中加热至最高锻造温度后保温一段时间;
S003:预热上砧、下砧、操作机夹钳口及所用的辅助工具,上砧为平砧,下砧为圆弧砧,圆弧砧工作弧面半径大于拔长前毛坯半径的1.3倍;
S004:对加热好的锻件进行强压墩粗,镦粗速度不超过材料变形极限;
S005:对锻件进行径向强压,压下量≤15%,高径比2-2.2;
S006:当锻件温度降低到终锻温度以下时,将锻件回炉加热至最高锻造温度后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继续对锻件进行锻造,直至将锻件锻造至合适尺寸;
S007:将锻件锻造完成后,对锻件进行锻后冷却,再将锻件在400-450℃保温,升温600-650℃然后保温,装炉进行正火加退火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塑性钢锻件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002中,将常温锻件装入加热炉,在400-450℃保温一段时间,按每60℃/h升温至850℃保温一段时间,再按每小时100℃升温至1180℃后保温一段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塑性钢锻件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002中,在400-450℃保温0.2h/mm小时,按每60℃/h升温至850℃后保温0.4h/mm小时,再按每小时100℃升温至1180℃后保温0.4h/mm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塑性钢锻件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003中,圆弧砧的工作弧面转角处具有不小于R80的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塑性钢锻件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004中,对锻件采取分2-3次镦粗到位,每次间隔约30秒钟使金属变形停止后再施力继续镦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塑性钢锻件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006 中,按每60℃/h升温至850℃后保温0.4h/mm小时,再按每小时100℃升温至1180℃后保温0.4h/mm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塑性钢锻件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007中,将终锻温度950℃的锻件采用炉冷、坑冷或堆冷至400-450℃后,将锻件装入热处理炉保温5小时,按每小时60℃升温至600-650℃保温8小时,出炉至热处理区强制均匀快冷至320℃,入炉保温7小时,再按每小时60℃升温至650℃,保温60小时停炉,最后按每小时不大于30℃冷却至200℃以下出炉,入坑堆冷至常温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华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华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29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