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可靠通信的冗余链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2948.9 | 申请日: | 201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5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盖洛德·于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瓦自动化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H04W76/15;H04W76/18;H04W36/28;H04W84/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张娜;李荣胜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可靠 通信 冗余 | ||
为了在无线通信期间维持性能,发送电子设备可以并行且独立地将冗余信息传送至接收电子设备。特别地,可以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无线局域网络的两个无线电设备,使用一个或多个信道将与数据流相关联的信息传送至接收电子设备。由无线电设备发送的分组可以优先地包括相同的信息。此外,如果与一个或多个信道相关联的性能指标劣化,则发送电子设备可以尝试维持冗余通信。例如,如果吞吐量低于阈值,则发送电子设备可以将通信转移至不同的信道,或者可以压缩一个或多个信道中的分组中的信息。此外,并行通信可以允许发送电子设备确定链路质量而不会中断信息的通信。
本申请是基于申请日为2015年12月23日、申请号为201580070838.0、发明名称为“用于可靠通信的冗余链路”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所描述的实施例涉及在无线网络中传送信息的技术。特别地,所描述的实施例涉及使用冗余通信在无线网络中的发送电子设备和接收电子设备之间可靠地传送信息的技术。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是用于在电子设备之间传送信息的日益流行的技术。特别地,这些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实现用于无线局域网的网络接口的网络子系统,所述无线局域网诸如为:在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标准中描述的无线网络、(来自华盛顿州柯克兰蓝牙特别兴趣组)和/或其他类型的无线网络。
然而,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期间的性能可以随着时间而显著变化。例如,邻近的干扰源可以显著劣化性能。这种性能的劣化可能导致发送电子设备和接收电子设备之间掉包或甚至失去连接。因此,性能的变化会导致吞吐量降低,这在使用发送电子设备和/或接收电子设备时可能劣化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所描述的实施例包括发送电子设备。该发送电子设备包括:输入端口,其接收与数据流相关联的信息;第一天线;第二天线;耦接到第一天线的第一接口电路,以及耦接到第二天线的第二接口电路。而且,第一接口电路可以使用无线局域网(WLAN)通信协议经由第一信道将包括与数据流相关联的信息的第一分组从发送电子设备传送至接收电子设备。此外,第二接口电路可以使用WLAN通信协议经由第二信道将包括与数据流相关联的信息的第二分组从发送电子设备传送至接收电子设备,其中第二信道可以不同于第一信道,并且第二分组与第一分组同时从发送电子设备传送至接收电子设备。此外,发送电子设备可以指示接收电子设备在第一分组的通信期间使用第一信道,并且在第二分组的通信期间使用第二信道。
注意,WLAN通信协议可以与IEEE 802.11标准兼容。此外,第一分组经由第一信道的通信可以独立于第二分组经由第二信道的通信。
此外,在如下情况下,第一接口电路可以将第一分组的通信转移至第三信道:当与第一信道相关联的与接收电子设备的连接丢失时;当与经由第一信道的通信相关联的性能指标劣化到低于第一阈值和/或与经由第三信道的通信相关联的性能指标超过与经由第一信道的通信相关联的性能指标时。第二分组的并行通信可以确保在转移期间无中断地将信息传送至接收电子设备。可替代地或额外地,在如下情况下,第二接口电路可以将第二分组的通信转移至第四信道:当与第二信道相关联的与接收电子设备的连接丢失时;当与经由第二信道的通信相关联的性能指标劣化到低于第二阈值和/或与经由第四信道的通信相关联的性能指标超过与经由第二信道的通信相关联的性能指标时。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分组的并行通信可以确保在转移期间无中断地将信息传送至接收电子设备。无论何种情况,发送电子设备可以指示接收电子设备或与接收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以在第一分组的通信期间使用或切换至第一信道,并且在第二分组的通信期间使用或切换至第四信道。
注意,当与第一信道相关联的与接收电子设备的连接丢失或与第二信道相关联的与接收电子设备的连接丢失时,第二分组或第一分组的剩余通信分别确保了信息被传送至接收电子设备而不会发生中断且无需发送电子设备进行进一步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瓦自动化公司,未经伊瓦自动化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29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