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净味沥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3254.7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7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寿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佳砼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53/02;C08K5/053;C08K9/12;C08K7/26;C08K5/13;C08K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绪宁;薛赟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型净味 沥青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净味沥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沥青混凝土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一种环保型净味沥青组合物,包括基质沥青或改性沥青100‑150份;净味剂0.1‑0.5份;分散剂0.05‑0.1份;碳化稻壳粉5‑10份。其制备方法为:S1,将碳化稻壳粉与净味剂混合,加入1/2的分散剂,于200‑400r/min的转速下搅拌混合10‑15min;S2,将基质沥青或改性沥青加热至140‑170℃,在200‑400r/min的转速下加入分散剂和步骤S1得到的混合物,搅拌15‑30min,即得到环保型净味沥青组合物。本发明通过在沥青中加入净味剂和碳化稻壳粉,从源头上对沥青中易挥发的有机物进行处理,从而减少沥青烟气的产生,达到环保净味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混凝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环保型净味沥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经加热用以铺设道路、修补房屋或作防腐涂料的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沥青烟气,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危害人们的健康。
烟气中含有多种有机物,包括碳环烃、环烃衍生物及其它化合物,有不少对人身健康有危害作用,沥青烟含有苯并芘、苯并蒽、咔唑等多种环芳烃类物质,且大多是致癌和强致癌物质,粒径多为0.1-1μm之间,最小的仅0.01μm,最大的约为10μm,尤其是以3,4-苯并芘为代表的多种致癌物质。其中包括有刺激性气味的有害气体,如硫化氢、二氧化硫、氨气等。这些气体或来自沥青中的轻质组分挥发,或来自于沥青部分组分的氧化,在污染大气的同时,对人体健康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现阶段沥青烟气的处理多采用添加烟气净化装置,如吸收净化法是利用废气中各混合组分选定的吸收剂中溶解度不同,或者某种组分与吸收剂中活性组分发生反应,达到净化废气;又如吸附净化法是用多孔固体(吸附滤料)将液体(气体或液体)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积聚或凝缩在表面达到分离目的操作;但这些烟气处理设备前期投资大,运行成本高,智能针对治理沥青生产过程中烟气收集,降低排放,而无法避免在后续沥青施工应用中沥青烟气的再次排放。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净味沥青组合物,从源头上对沥青中易挥发的有机物进行处理,从而减少沥青烟气的产生,达到环保净味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二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净味沥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具有操作简单、适合大规模化生产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型净味沥青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基质沥青或改性沥青:100-150份;净味剂:0.1-0.5份;分散剂:0.05-0.1份;碳化稻壳粉:5-1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对不同的施工要求,沥青可采用基质沥青或改性沥青,不同类型的沥青所得到的组合物,其性能也有所不同;净味剂主要起到抑制或分解刺激性气味的物质的作用,例如来自于沥青中轻质组分挥发后的H2S、SO2、NH3等刺激性气味的有害气体;碳化稻壳粉则是通过物理物理吸附的方式达到降低刺激性气味排放量的效果;分散剂可以消除净味剂与沥青之间、与碳化稻壳粉之间的界面活性,使得净味剂均匀稳定分散于沥青和碳化稻壳粉中。
本发明中的碳化稻壳粉是以废弃的稻壳作为原料,经过碳化得到,稻壳粉含有丰富的木质素,碳化稻壳粉本身含有较优的吸附性,可起到物理吸附刺激性气味气体的作用,且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对沥青的软化点和粘度具有一定的增幅,而降低针入度,提高沥青的延度,并且能够显著提升二氧化硅的耐紫外老化性能。本发明采用碳化稻壳粉与净味剂复配使用,净味剂可预先分散于碳化稻壳粉的孔隙中,两者协同达到良好的净味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净味剂为醛类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佳砼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佳砼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32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