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吸附和催化氧化节能系统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3554.5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4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茅佳俊;许柱;李宝荣;查浩;葛珉;董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海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B01D53/86;B01D53/3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封睿 |
地址: | 225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废气 处理 吸附 催化 氧化 节能 系统 控制 方法 | ||
1.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吸附和催化氧化节能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吸附单元和脱附单元,其中吸附单元包括吸附风机(1)、吸附浓缩设备(3)和废气入口管道(18),所述脱附单元包括脱附风机(2)、换热器(4)、加热器(5)、催化氧化设备(6)、脱附混风器(12)、脱附气入口管道(13);所述废气入口管道(18)依次连接吸附浓缩设备(3)和吸附风机(1);所述脱附气入口管道(13)依次连接脱附混风器(12)和脱附风机(2),所述脱附风机(2)的出口分两条支路,一条通过吸附浓缩设备(3)连接换热器(4),另一条直接连接换热器(4);所述换热器(4)依次连接加热器(5)、催化氧化设备(6)后接入换热器(4),换热器(4)的出口分两条支路,一条连接脱附混风器(12),另一条直接连接排空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吸附+催化氧化节能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附风机(2)出口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14)和流量传感器(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吸附+催化氧化节能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氧化设备(6)出口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吸附+催化氧化节能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4)采用翅片管式换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吸附+催化氧化节能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5)采用风道式加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吸附+催化氧化节能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氧化设备(6)采用固定床式催化反应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废气处理的吸附+催化氧化节能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风机(1)和脱附风机(2)采用皮带传动式离心风机。
8.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和催化氧化节能工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吸附阶段,待处理废气从废气入口管道(18)接入,依次经过吸附浓缩设备(3)、吸附风机(1),然后排空;
吸附周期完成前,启动脱附预热流程,新鲜风从脱附气入口管道(13)接入,依次经过脱附混风器(12)、脱附风机(2)、预热阀门(9)、换热器(4)、加热器(5)、催化氧化设备(6)后回到换热器(4)进行换热,部分热气在脱附风机(2)的负压作用下吸入脱附混风器(12),进行内循环,其余的直接排空;
当脱附系统预热到一定的温度时,启动脱附流程,新鲜风从脱附气入口管道(13)接入,依次经过脱附混风器(12)、脱附风机(2)、附浓缩设备(3)、换热器(4),经过换热器(4)换热后,部分热气在脱附风机(2)的负压作用下吸入脱附混风器(12),进行内循环,其余的直接排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量控制过程,根据脱附风机(2)出口气体的温度和流量,控制新鲜风和内循环热风的流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循环通断控制过程,根据换热器(4)出口热气的温度,控制内循环进程的开启和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海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海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355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手写签名矫正的方法与设备
- 下一篇:退锡水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