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连续墙单侧受力钢筋采用两种钢筋时的排布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64117.5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5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鸿;楼葭菲;陈正杰;刘虎;奚程磊;季应伟;余俊杰;李冬梅;李新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00 | 分类号: | G06F17/00;E02D5/18;G06F30/13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黄明凯 |
地址: | 2002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连续 墙单侧受力 钢筋 采用 排布 算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连续墙单侧受力钢筋采用两种钢筋时的排布算法,该排布算法提出了地下连续墙的单侧两种受力钢筋的七种常用的受力钢筋排布方式,并根据地下连续墙厚度、单侧最大配筋断面钢筋面积、钢筋间距模数等参数来自动选择受力钢筋布置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整理出了七种标准的两种受力钢筋排布方式,并对各排布方式根据其受力情况提出了明确的选择条件和选择顺位建议,优化和规范了地下连续墙的单侧两种受力钢筋的排布流程及结果,为地下连续墙的受力钢筋配置方式提供通用化、标准化的依据,提高设计效率及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筋排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单侧受力钢筋采用两种钢筋时的排布算法。
背景技术
当前地下连续墙的单侧两种受力钢筋的排布方式多种多样,没有统一的标准,排布结果随设计人的经验、偏好等不同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使地下连续墙的配筋存在复杂化、不可通用化设计的弊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一种能够提供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钢筋排布设计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单侧受力钢筋采用两种钢筋时的排布算法,该排布算法将地下连续墙的单侧两种受力钢筋排布方式标准化,并提供七种标准的两种受力钢筋排布方式的选择依据,为地下连续墙的受力钢筋配置方式提供通用化、标准化的依据。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地下连续墙单侧受力钢筋采用两种钢筋时的排布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布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设一号钢筋与二号钢筋在地下连续墙中的七种受力钢筋布置方案,分别为:
第1种受力钢筋布置方案:所述一号钢筋与所述二号钢筋在所述地下连续墙中沿纵向依次交替等间距布置;
第2种受力钢筋布置方案:所述一号钢筋在所述地下连续墙中沿纵向等间距布置,每间隔两根所述一号钢筋,将所述二号钢筋与所述一号钢筋纵向并筋布置;
第3种受力钢筋布置方案:所述一号钢筋在所述地下连续墙中沿纵向等间距布置,每间隔两根所述一号钢筋,将所述二号钢筋同所述一号钢筋在横向并筋布置;
第4种受力钢筋布置方案:所述一号钢筋在所述地下连续墙中沿纵向等间距布置,每间隔一根所述一号钢筋,将所述二号钢筋同所述一号钢筋在纵向并筋布置;
第5种受力钢筋布置方案:所述一号钢筋在所述地下连续墙中沿纵向等间距布置,每间隔一根所述一号钢筋,将所述二号钢筋同所述一号钢筋在横向并筋布置;
第6种受力钢筋布置方案:所述一号钢筋与所述二号钢筋在纵向并筋布置,各组沿纵向等间距布置;
第7种受力钢筋布置方案:所述一号钢筋与所述二号钢筋在横向并筋布置,各组沿纵向等间距布置;
(2)预设所述一号钢筋的直径同所述地下连续墙厚度和钢筋间距相关联的默认取值表;
(3)根据步骤(2)中的所述默认取值表,输入所述地下连续墙的厚度、钢筋间距模数a以及最大配筋断面钢筋面积As,从而确定所述一号钢筋的直径D1;选择所述第1种受力钢筋布置方案,并确定所述一号钢筋之间的间距a1和所述二号钢筋之间的间距a2,a1=a2;
(4)通过计算公式1计算获得所述二号钢筋的直径D2,计算公式1为:
D12/a1+D22/a2)×1000×π/4≥As;
其中,As为最大配筋断面钢筋面积;
(5)根据计算获得的所述二号钢筋的直径D2,进行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未经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41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