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脉冲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64176.2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0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祥;王现民;周言;杜建;廖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K5/00 | 分类号: | H03K5/00;H03K5/01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路宁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脉冲 分离 方法 | ||
1.一种电磁脉冲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电磁线圈(6)、第二电磁线圈(4)、
储能模块为第一电容器组和第二电容器组,第一电容器组和第二电容器组相互之间保持绝缘;
触发模块用于触发第一电容器组和第二电容器组所在支路的开关导通,使其将能量释放到分离模块中;
通过第一电磁线圈(6)、第二电磁线圈(4)组成分离模块,分离模块用于产生电流,该电流方向在待分离的金属上产生方向不同的磁通;
还包括底座(1)、压板(5)、顶板(8)、微型电磁线圈(11);
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开设有置物槽(13),所述置物槽(13)内的两侧均固定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由固定板(19)、齿板(18)、斜板(22)、触板(21)、横杆(17)、滑杆(23)和接头盘(24)组成,所述斜板(2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顶端的两侧均通过螺杆固定安装有齿板(18),所述固定板(19)的内部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触板(21),所述触板(2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线圈板(20),所述触板(21)的内部开设有线圈槽,所述线圈槽的内部固定设有第二电磁线圈(4),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开设有滑腔,两个所述滑腔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弹簧杆(3),两个所述弹簧杆(3)的外部均固定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弹簧杆(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板(5),所述压板(5)底端的边侧开设底槽,所述底槽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固定夹(7),且所述固定夹(7)的后端固定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固定夹(7)的夹头部位对设置在压板(5)底端的第一电磁线圈(6)夹取固定,所述压板(5)底端的中部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转盘(16),所述转盘(16)的底端开设有三个线圈槽,三个所述线圈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微型电磁线圈(11),所述底座(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脉冲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开设有第二滑槽,且所述齿板(18)的底端在第二滑槽内部滑动;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转筒(2),所述转筒(2)的两端均固定套设有齿轮(25),且所述齿轮(25)的底端与齿板(18)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脉冲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5)的顶端固定设有顶板(8),且所述顶板(8)的底端通过支撑杆(10)与转盘(16)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板(8)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三个微型电源模块(9),所述顶板(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脉冲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源模块(12),所述第一电源模块(12)包括:充电机、第一电容器组、第一触发模块和续流回路,
所述第一电容器组的一端与第一电磁线圈(6)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器组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触发模块与所述第一电磁线圈(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续流回路与所述第一电磁线圈(6)并联,所述充电机与所述第一电磁线圈(6)并联,所述充电机用于对第一电容器组进行充电;所述第一电容器组用于储存电能;所述第一触发模块用于控制电路的开断,闭合时将第一电容器组中储存的电能释放,在线圈中产生电流;所述续流回路用于在金属板件中产生一个非振荡波形的电流,以确保在成形过程中工件中的所受到的电磁力方向一直维持不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磁脉冲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器组的电容大小为1200μF,所述第一电容器组的充电电压根据分离的板件大小控制在4-7kV。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磁脉冲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源模块(15),所述第二电源模块(15)包括:第二电容器组和第二触发模块,
所述第二电容器组的电容大小100uF-300uF,所述第二电容器组的充电电压根据分离的板件大小控制在8kV-16kV,所述第二电容器组通过第二触发模块与第二电磁线圈(4)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41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