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4735.X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3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强;薛龙辉;胡宏锦;易利祥;李菲;张家祥;毕鑫;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H01L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解婷婷;曲鹏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基板 显示装置 | ||
提供了一种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该触控基板包括基底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底上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触控单元和多个第二触控单元,所述第一触控单元连接有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二触控单元连接有第二信号线,所述基底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触控单元和/或所述第二触控单元的开孔,被所述开孔贯穿的第一触控单元连接有第三信号线,所述第三信号线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形成被所述开孔贯穿的第一触控单元的双信号通道;和/或被所述开孔贯穿的第二触控单元连接有第四信号线,所述第四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形成被所述开孔贯穿的第二触控单元的双信号通道;以保证开孔四周的触控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集成电路Light Emitting Diode,OLED)为主动发光显示器件,具有自发光、广视角、高对比度、低功耗、宽色域、轻薄化、可异形化等优点。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OLED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柔性显示和透明显示中。透明显示是显示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在透明状态下进行图像显示,观看者不仅可以看到显示装置中的影像,而且可以看到显示装置背后的景象,可实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irtual Reality/Augmented Reality,VR/AR)和3D显示功能。
目前,触控基板应用在显示装置中,按照触控基板与显示装置内显示屏的结合方式不同,触摸屏大体包括:外挂式(out-cell)触摸屏(如将触控基板贴合在显示屏上)、触摸传感器在面板上面(on-cell)(即将触控基板形成在显示屏上)、触摸传感器在面板内部(in-cell)(即将触控基板形成显示面板的显示基板上)。
随着顾客对全面屏手机的不断追求,要求OLED手机的触控区域越来越大,边框越来越窄,先是出现了iPhone X的“刘海屏”,然后是水滴屏(Notch),仅在屏幕上方有一个很小的凹孔用来放置摄像头模组,接着提出了新的全面屏解决方案:在显示区域开设开孔(AAHole屏幕)。
针对AA Hole屏幕方案,触控基板存在开孔周边触控性能较差的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案一:通过将触控桥点设计避让开孔位置,通过集成电路进行优化算法处理来实现开孔周边位置的触控功能,此方案对集成电路的性能要求较高,功耗增加,同时因为触控桥点设计避让导致开孔相邻位置的触控单元面积较小,通道阻抗增大,严重影响通道信号的传输。解决方案二:触控桥点不进行避让设计,被开孔挖掉的桥点部分通过特殊的架桥结构设计实现通道的连通,此方案基本牺牲了靠近开孔位置的触控功能,特殊架桥结构也存在静电释放(ESD)风险,同时也存在通道阻抗增大,影响通道信号传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以保证开孔四周的触控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基板,包括基底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底上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触控单元和多个第二触控单元,所述第一触控单元连接有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二触控单元连接有第二信号线,所述基底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触控单元和/或所述第二触控单元的开孔,被所述开孔贯穿的第一触控单元连接有第三信号线,所述第三信号线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形成被所述开孔贯穿的第一触控单元的双信号通道;和/或被所述开孔贯穿的第二触控单元连接有第四信号线,所述第四信号线与所述第二信号线形成被所述开孔贯穿的第二触控单元的双信号通道。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孔将所述第一触控单元和所述第二触控单元贯穿,被所述开孔贯穿的第一触控单元连接有第三信号线,被所述开孔贯穿的第二触控单元连接有第四信号线,所述第三信号线与所述第四信号线之间通过第一保护线隔开。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底上设置有接地线,所述接地线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三信号线以及所述第四信号线之间通过第二保护线隔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47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