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空气联合循环分布式能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64786.2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5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仇中柱;孙永康;张立寒;刘军;胡瑛;钟怡;赵贵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燃气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1/00 | 分类号: | F25D31/00;F02C6/00;F02C6/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空气 联合 循环 分布式 能源 系统 | ||
1.燃气-空气联合循环分布式能源系统,包括发电子系统、制热子系统和制冷子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燃气-空气联合循环分布式能源系统还包括基于埃尔逊循环的热机/热泵(7),所述热机/热泵(7)选择性地处于发电工作状态和制冷工作状态之一;
所述发电子系统包括燃气机(2)、第一发电机(6)、第二发电机(9);
所述制热子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4)、第二换热器(5)、燃气锅炉(1);
所述制冷子系统包括电制冷机(3);
其中,所述燃气机的缸套水出口管道(21)连接到第一换热器(4),第一排烟管道(221)连接到所述第二换热器(5),由所述燃气锅炉(1)和所述第一换热器(4)、所述第二换热器(5)联合提供热负荷;
所述燃气机(2)的第二排烟管道(222)还与处于发电工作状态的所述热机/热泵(7)连接,处于发电工作状态的所述热机/热泵(7)输出机械能到所述第二发电机(9),所述燃气机(2)输出机械能到所述第一发电机(6),所述第一发电机(6)和所述第二发电机(9)以及电网供电(14)联合为用户提供电力负荷;
所述电网供电(14)还与处于制冷工作状态的所述热机/热泵(7)电连接,电网向其供电,所述电制冷机(3)和处于制冷工作状态的所述热机/热泵(7)联合为用户提供冷负荷;
该燃气-空气联合循环分布式能源系统具有过渡季模式、夏季模式和冬季模式,
在所述过渡季模式,所述燃气机(2)、所述第一换热器(4)、所述第二换热器(5)、所述第一发电机(6)工作,所述热机/热泵(7)处于发电模式,输出机械能到所述第二发电机(9),所述燃气锅炉(1)和所述电制冷机(3)不工作;
在所述夏季模式,所述燃气机(2)、所述电制冷机(3)、所述第一换热器(4)、所述第二换热器(5)、所述第一发电机(6)工作,所述燃气锅炉(1)和所述第二发电机(9)不工作,所述热机/热泵(7)接受电网供电(14)的电力并处于制冷模式;
在所述冬季模式,所述燃气锅炉(1)、所述燃气机(2)、所述第一换热器(4)、所述第二换热器(5)、所述第一发电机(6)工作,所述热机/热泵(7)处于发电模式,输出机械能到所述第二发电机(9),
所述电制冷机(3)不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空气联合循环分布式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气机(2)的缸套水出口管道(21)、第一排烟管道(221)和第二排烟管道(222)外层添加保温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空气联合循环分布式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机(2)和第一发电机(6)设置成持续运行,提供基本的电力负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空气联合循环分布式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4)和所述第二换热器(5)串联连接或并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燃气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燃气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478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