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传输零点的滤波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4926.6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4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闭涛;梁红波;高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安特无线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8 | 分类号: | H01P1/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林晓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传输 零点 滤波器 | ||
本发明涉及滤波器领域,具体指一种具有传输零点的滤波器,包括依次分隔设置的第一谐振腔、第二谐振腔和第三谐振腔,每个谐振腔内安设有谐振器,其中,所述第一传输端口在腔体内连接一传输信号带穿过第二谐振腔至第三谐振腔,所述传输信号带的末端连接一耦合盘与第三谐振器耦合从而产生两个传输零点,所述腔体内还设有一与传输信号带相位相反的补偿电容单元,所述传输信号带和补偿电容单元分别位于谐振器的两侧。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将传输信号带收容在腔体内,避免通带高低产生高次模影响通带抑制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滤波器领域,具体指一种具有传输零点的滤波器。
背景技术
长久以来,滤波器一直在电子信号的处理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主要用于过滤使用频率的信号和抑制干扰信号。随着微波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频段资源的紧缺,对滤波器的性能和体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金属腔滤波器、单模介质滤波器均已不能满足这些要求,于是想借助双模介质滤波器来提高滤波器的性能和减小其体积。同等性能下,双模介质滤波器相较由单模谐振器组成的滤波器,体积、重量、谐振器数量均减少50%。
通常,滤波器的传输零点技术能够对其零点附近的阻带信号产生很高的抑制,从而使滤波器的性能得到很大的改善。滤波器的结构一般包括输入端口、输出端口;通过加载装置与端口连接的端口谐振器和通过耦合装置与端口谐振器耦合连接的内谐振器。目前具有传输零点的滤波器通常是采用交叉耦合的方式实现的。通常将组成滤波器的多个谐振器中,相邻谐振器之间的耦合称为直接耦合,而将不相邻的两个谐振器之间的耦合称为交叉耦合。最常见的是采用三谐振器交叉耦合的方式实现的。但这种通过磁交叉耦合实现传输零点的方法由于两路信号的相位相同,因此矢量叠加的结果是使原来的幅度增大,将降低了低端阻带的抑制性能。可见,这种滤波器对高端阻带的抑制性能的改善是以牺牲低端阻带的抑制性能为代价的。目前传输零点的实现对腔体拓扑结构要求较高,结构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传输零点的滤波器。
本发明一种具有传输零点的滤波器,包括腔体,安设在腔体上的第一传输端口和第二传输端口,所述腔体包括依次分隔设置的第一谐振腔、第二谐振腔和第三谐振腔,每个谐振腔内安设有谐振器,其中,所述第一传输端口在腔体内连接一传输信号带穿过第二谐振腔至第三谐振腔,所述传输信号带的末端连接一耦合盘与第三谐振器耦合从而产生两个传输零点,所述腔体内还设有一与传输信号带相位相反的补偿电容单元,所述传输信号带和补偿电容单元分别位于谐振器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传输信号带包括由从第一传输端口引出朝向腔体最近的金属盖板方向延伸的第一信号线,从第一信号线弯折延伸的第二信号线,和从第二信号线弯折朝向第三谐振腔23方向延伸的第三信号线。
优选的,所述传输信号带上设有一第一屏蔽盖,并被连接在第一屏蔽盖内的多个支撑介质支持。
优选的,所述第三信号线从第一谐振腔穿越第二谐振腔至第三谐振腔。
优选的,所述耦合盘的正投影位置与第三谐振器重叠,传输信号带通过一朝向第三谐振器方向延伸的螺杆与耦合盘连接。
优选的,所述补偿电容单元包括一与传输信号带平行设置的匹配信号带,从匹配信号带的两末端连接的连接杆,以及与连接杆连接的耦合片。
优选的,所述耦合片分别位于第一谐振腔和第三谐振腔内,分别与相应的谐振器耦合。
优选的,所述补偿电容单元还包括一第二屏蔽盖,第二屏蔽盖完全贯穿第二谐振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安特无线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安特无线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49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