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WTT原理的无袖带式血压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5110.5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5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宝明;刘羽楠;任恺;魏旭峰;尹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樱简(苏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021;A61B5/33;A61B5/145;A6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wtt 原理 无袖 血压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PWTT原理的无袖带式血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贴片式心电监测装置、腕表式生理参数监测装置与云端服务器,所述腕表式生理参数监测装置同时监测心电、腕部体温与血氧容积波参数,所述贴片式心电监测装置获取胸部体温,所述云端服务器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标定分析获取中心动脉压数值、血氧饱和度数值、体温数值与心率数值,云端服务器获取的数值传递至腕表式生理参数监测装置进行显示。本发明监测精度高、误差小、无需使用袖带,而且携带便捷,能够24小时不间断的监测中心动脉压、血氧饱和度、体温、心电与心率数据,适合家庭或医院进行不间断监测生理参数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压监测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基于PWTT原理的无袖带式血压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血压通常所指的是动脉血压。据医学表明血压的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直接关系。目前常用的血压监测设备主要为Holter血压仪。而Holter血压仪在对病人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时存在以下弊端:1、Holter血压仪在监测血压时需要使用袖带压迫动脉,使用时很大程度上影响病人休息;2、由于使用袖带压迫动脉,时间过久会引起压迫部位出现红肿,且影响血液循环;3、由于使用袖带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袖带压迫力逐步降低,因此在进行24h不间断使用时会导致监测数据随时间延长误差逐渐增大,精度逐渐降低。
而采用PWTT的原理虽然可以精确获得血压数据,但是对PWTT起止位置标定存在困难,尤其是在终止点获取时。PWTT原理需要在心电R波处标定起始点,在脉搏波攀升段20%处标定终止点,标定的起始点与终止点这一段为PWTT段,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脉搏波收到外部影响的会导致脉搏波的攀升起点或终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PWTT标定的终止点很难获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PWTT原理的无袖带式血压监测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PWTT原理的无袖带式血压监测设备,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到的问题,同时本发明监测精度高、误差小、无需使用袖带,而且携带便捷,能够24小时不间断的监测中心动脉压、血氧饱和度、体温、心电与心率数据,适合家庭或医院进行不间断监测生理参数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PWTT原理的无袖带式血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贴片式心电监测装置、腕表式生理参数监测装置与云端服务器组成,所述腕表式生理参数监测装置同时监测心电、体温与血氧容积波参数,腕表式生理参数监测装置由同步监测主机、反射式光电传感器、体温探头a、心电电极a、显示器与腕表组成,所述反射式光电传感器与体温探头a位于同步监测主机下方,心电电极a与显示器位于腕表正面,所述贴片式心电监测装置由心电监测主机、心电电极b、体温探头b与外壳组成,贴片式心电监测装置贴在人体胸部,所述云端服务器中搭载PWTT血压计算法,所述同步监测主机通过反射式光电传感器、体温探头a、心电电极a获取血氧容积波数据、腕部体温数据、心电数据a,所述心电监测主机通过心电电极b与体温探头b获取心电数据b与胸部体温数据,数据获取后心电监测主机通过蓝牙传递至同步监测主机,所述同步监测主机同时将血氧容积波数据、腕部体温数据、心电数据a、心电数据b、胸部体温数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标定分析出中心动脉压(BP)数值、心率数值、体温数值(T)、血氧饱和度数值,云端服务器在将标定分析的数值传递至同步监测主机,同步监测主机在通过显示器显示数值,云端服务器中标定分析的数值也可进行在线查看。
优选地,所述同步监测主机与心电监测主机中均含有同步模块,两个同步模块通过蓝牙模式进行同步,且同步误差值小于50微秒/小时。
优选地,所述每一个腕表式生理参数监测装置可通过无线网(蓝牙、4G或WiFi)接连1~30个贴片式心电监测装置或腕表式生理参数监测装置。
优选地,所述腕表式生理参数监测装置之间可通过无线网(蓝牙、4G或WiFi)互传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樱简(苏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樱简(苏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51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碳飞灰高温熔融处理系统
- 下一篇:预留资源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