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挂载体模块、污水处理塔及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5169.4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4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明;刘淑杰;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清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筱宁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 载体 模块 污水处理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悬挂载体模块、污水处理塔及污水处理方法,悬挂载体模块包括模块框架、载体栅架以及悬挂载件。本实施例通过多个立柱和连接杆组成的呈中空立体框架的模块框架,在模块框架顶部设置有多个栅杆以将悬挂载体悬挂于模块框架的中空内部空间以承载生物膜,相比于滤料的堆积方式,采用悬挂方式作为生物载体,能有效提高生物载体的表面利用率,而且生物载体之间的空间间隙可控,避免出现滤料堆积而堵塞生物滴滤池的情形,提高了生物处理装置内单位容积的生物量,提高污水处理效率。而且,悬挂载体采用模块化设计,可实现工厂标准化生产,而且现场组装便利快捷,减少污水处理设施的占地,能有效缩短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用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悬挂载体模块、污水处理塔及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污水的处理过程主要包括物化处理和生物处理两大类,其中因为生物处理具有成本低、净化彻底的特点,所以是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技术手段,其中,生物滴滤池就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处理装置。
一般生物滴滤池内部装填碎石块或其他人造滤料,废水通过布水系统从生物滴滤池顶部布洒下来,通过生物滴滤池时滤料截留了废水中的悬浮物质使微生物很快繁殖起来,微生物又进一步吸附了废水中溶解性和胶体有机物,逐渐增长并形成了生物膜,生物滴滤池就是依靠滤料表面的生物膜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氧化作用使废水得以净化的。
但是,传统生物滴滤池由于滤料本身的体积在生物滴滤池的容积中所占比例太大,这一部分体积是无用体积,导致总体的单位体积比表面积较小,单位容积滤池的微生物量不高;另外,滤料是乱堆在一起的,不仅造成堆积接触处滤料有效表面的浪费,而且容易造成通道堵塞,形成对污水净化毫无作用的死区;再者,由于滤料堆积在池体内结构不稳定,导致滤料层占地面积较大;而且滤料采用堆积的方式使生物滴滤池的建造很难实现标准化,很难按比例实现规模化放大,因而使得生物滴滤池处理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为解决上述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悬挂载体模块、污水处理塔及污水处理方法,以提升污水处理效果或者减少占地面积。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悬挂载体模块,包括:
模块框架,呈中空立体框架,包括多个立柱和连接杆,多个立柱按多边形投影平面边线排布,位于同一边线的立柱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
载体栅架,包括多个栅杆,多个栅杆平行设置于模块框架的顶部;
悬挂载体,悬挂载体的一端与栅杆连接,悬挂载体用于在栅杆的支撑下悬挂于模块框架的中空内部空间以承载生物膜。
可选地,载体栅架还包括板条,多个栅杆平行排布且多个栅杆之间通过板条连接。
可选地,相邻两根栅杆之间的距离为50-150毫米。
可选地,悬挂载体采用合成纤维、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混合天然纤维制成。
可选地,模块框架的水平截面为矩形。
可选地,悬挂载体为条带状,悬挂载体的边缘呈周期曲线状。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塔,包括:处理塔本体以及如上述的悬挂载体模块;
处理塔本体包括塔体、布水系统和集水池,塔体由侧壁围成呈中空筒状,布水系统包括布水装置和进水管,布水装置与进水管连通,布水装置设置于塔体的内部空间的顶部,塔体的内部空间设置有载体集成塔,载体集成塔由多个悬挂载体模块排列、堆积形成,集水池设置于塔体的底部,集水池与塔体连接处设置有若干进气通道。
可选地,污水处理塔还包括水泵,水泵的进水口与集水池相连,水泵的出水口通过回流水管与布水装置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清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清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51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