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然风景区泥石流防治工程规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65183.4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9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龚兴隆;陈晓清;陈昆廷;赵万玉;陈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E02B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张帆;张端阳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 风景区 泥石流 防治 工程规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然风景区泥石流防治工程规划方法。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对不具备排导泥石流物质条件的自然风景区内的泥石流防治工程进行规划的方法,方法首先划定泥石流防治工程区,其次测算判断沟口是否具备停淤条件,最后在泥石流防治工程区内布置泥石流防治工程:对于不具备停淤条件的泥石流沟,流通区布置拦挡工程,对于具备停淤条件的泥石流沟,进一步根据估算的沟口停淤库容大小选择在堆积区布置停淤工程和/或流通区布置拦挡工程。在优化条件下,泥石流拦挡工程与停淤工程都分别包括土木工程与植被工程。本发明方法从三个层次递进考虑,采用“拦挡”、“停淤”与“拦挡+停淤”手段满足着眼大、动作小、效益高的景区规划整体目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泥石流防治工程规划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自然风景区内的泥石流防治工程规划方法,属于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自然景区环境管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然风景区是一种环境资源库,承载地球生态发生、演化的丰富信息,兼备生态、科研、经济的多方面巨大价值。全球范围内,有相当部分的自然风景区位于山区,具有泥石流形成的条件。与其它地方的泥石流灾害相比,自然风景区泥石流活动不仅严重威胁居民游客、道路、栈道等常见危害对象,更对风景区景观与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破坏,从而导致地球环境资源库内各类高价值信息的损失。由于自然风景区是因其自身是某些独特、丰富、复杂的自然条件的精巧组合才成为自然风景区的,因而自然风景区的综合性价值会对其内泥石流防治方案的设计提出更为复杂且极具挑战性要求,要求自然风景区内的泥石流防治工程规划方法更须满足“着眼大、动作小、效益高”的整体目标。
现有技术“具有风景区泥石流治理特色的土木工程措施”(陈晓清等《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6)公开了一种在九寨沟自然风景区实施的泥石流治理工程,其内容仅是对九寨沟自然风景区泥石流治理措施的总结。现有技术尚未形成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自然风景区内泥石流防治工程的规划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然风景区适用的泥石流防治工程规划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然风景区泥石流防治工程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对不具备排导泥石流物质条件的自然风景区内的泥石流防治工程进行规划,依如下步骤实施:
步骤S1、划定泥石流防治工程区
获取自然风景区基本资料,根据自然风景区基本资料确定自然风景区实验区范围,获取自然风景区内泥石流沟地形资料与泥石流灾害历史记录资料,划分泥石流沟流通区与堆积区,自然风景区实验区范围与泥石流沟的流通区和堆积区重叠区域即为自然风景区内的泥石流防治工程区;
步骤S2、根据自然风景区内泥石流沟地形特征,测算判断沟口是否具备停淤条件;
步骤S3、在泥石流防治工程区内布置泥石流防治工程
对于沟口不具备停淤条件的泥石流沟,在泥石流防治工程区内的泥石流沟流通区布置拦挡工程,所述拦挡工程的设计满足拦挡工程拦蓄泥石流量Wblock设计标准下的一次泥石流冲出总量Wdf;
对于沟口具备停淤条件的泥石流沟,估算沟口停淤库容K,
若沟口停淤库容K设计标准下的一次泥石流冲出总量Wdf,在泥石流防治工程区内的泥石流沟堆积区布置停淤工程,所述停淤工程满足停淤工程拦蓄泥石流量Wdeposit设计标准下的一次泥石流冲出总量Wd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51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