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5266.3 | 申请日: | 2020-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4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高琦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琦彬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B02C18/14;B02C2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5000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废弃物 回收 处理 装置 | ||
1.一种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碎筛分装置、反冲排水装置和热解装置;
所述破碎筛分装置包括传送筛分部件、第一破碎部件、第二破碎部件、第三破碎部件、挤压部件和硬质物分离部件;所述传送筛分部件包括固废垃圾入口仓、第一传送带、第一筛分板、第二传送带、第二筛分板、第三传送带、第三筛分板和颗粒物暂存箱;所述第一破碎部件包括第一破碎轴、第一破碎内锥、第一破碎外锥、第一破碎驱动电机和第一破碎腔;所述第二破碎部件包括第二破碎轴、第二破碎内锥、第二破碎外锥、第二破碎驱动电机和第二破碎腔;所述第三破碎部件包括第三破碎轴、第三破碎内锥、第三破碎外锥、第三破碎驱动电机和第三破碎腔;所述挤压部件包括挤压腔、伸缩杆、挤压板和大块料排料口;所述硬质物分离部件包括分离筒驱动电机、分离筒入料口、分离内筒、分离外筒、分离筒污水排放口;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一筛分板、第二传送带、第二筛分板、第三传送带和第三筛分板顺次相接,且在第一传送带、第一筛分板、第二传送带、第二筛分板、第三传送带和第三筛分板下方设置有所述颗粒物暂存箱,在颗粒物暂存箱的底壁上开设有所述颗粒物排料口,在第一传送带上方设置所述第一破碎部件,其中第一破碎腔为半球形腔体,在第一破碎腔内横置有第一破碎轴,第一破碎轴外表面设置有多排的所述第一破碎内锥,在与每排第一破碎内锥相间隔处的第一破碎腔内壁上设置有多排所述第一破碎外锥,所述第一破碎驱动电机与第一破碎轴连接并对第一破碎轴的转动进行驱动;在第二传送带上方设置有第二破碎部件,在第三传送带上方设置有第三破碎部件,所述第二破碎内锥和第二破碎外锥之间的间隔间距小于第一破碎内锥和第一破碎外锥之间的间隔间距,所述第三破碎内锥和第三破碎外锥之间的间隔间距小于第三破碎内锥和第三破碎外锥之间的间隔间距;所述挤压腔盖设在第三筛分板的上方,所述伸缩杆顶端与挤压腔内顶壁连接,底端与挤压板连接,所述挤压板能够通过所述伸缩杆的伸长和缩短实现对挤压板与第三筛分板之间的物料进行挤压操作,在第三筛分板终端与挤压腔相接处开设有大块料排料口;所述分离内筒设置在分离外筒内,且分离内筒和分离外筒同心同轴设置,分离筒入料口设置在分离内筒的顶端,所述分离筒驱动电机与分离内筒顶端中央连接并对分离内筒的转动进行驱动,所述分离内筒的侧壁为密布通孔结构,在分离外筒的底壁上开设有所述分离筒污水排放口;
所述反冲排水装置包括反冲外腔入料口、搅拌传送轴、搅拌叶片、螺旋传送叶片、搅拌传送驱动电机、反冲内腔、反冲外腔、反冲腔排水口、排水腔、排水腔入口、漂浮物过滤板、反冲过滤排水口、反冲腔排料口、排料开闭挡板、沉淀物过滤板、沉淀物过滤腔、过滤腔排水口和过滤腔排料口;所述反冲外腔为竖直顶底封闭的圆筒结构,所述反冲内腔套设在反冲外腔内,反冲内腔上部分为顶部封闭的圆筒结构,下部分为向外周逐渐扩大延伸的倒置漏斗结构,反冲外腔入料口设置在反冲外腔的侧壁的顶端并与所述颗粒物排料口连通,在反冲内腔内竖直设置有所述搅拌传送轴,所述搅拌传送轴的下部分上设置有所述螺旋传送叶片,搅拌传送轴的上部分设置有多排的所述搅拌叶片,所述搅拌传送驱动电机设置在反冲内腔的外顶部并通过联轴器与搅拌传送轴连接,搅拌传送驱动电机对搅拌传送轴的转动进行驱动,在反冲内腔的顶部开设有所述反冲腔排水口,排水腔入水口设置在排水腔的顶端,并分别与反冲腔排水口和分离筒污水排放口连通,在排水腔内横置有漂浮物过滤板,在排水腔底端设置有反冲过滤排水口;在反冲外腔底部开设有反冲腔排料口,反冲腔排料口设置有用于控制反冲腔排料口开闭的所述排料开闭挡板;所述沉淀物过滤腔设置在反冲外腔的下方,顶部开设并与反冲腔排料口连通,所述沉淀物过滤板倾斜设置,且在沉淀物过滤板下方的沉淀物过滤腔的底壁上开设有过滤腔排水口,在沉淀物过滤板上方的沉淀物过滤腔的侧壁上开设有过滤腔排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琦彬,未经高琦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526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的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树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