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开路故障诊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65534.1 | 申请日: | 2020-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6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马瑞卿;李添幸;赵晓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4 | 分类号: | G01R31/34;G01R31/72;G01R31/54;G01R31/52 |
代理公司: | 西安凯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刘新琼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同步电机 开路 故障诊断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开路故障诊断方法,根据正常状态和故障状态下基波电流在α‑β坐标上的不同轨迹特征,计算每个周期内基波电流轨迹到原点距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以15种故障状态下DSP后的三次谐波电流在基波d‑q坐标上的不同轨迹特征作为诊断依据,提出相应的故障诊断策略,实现开路故障的故障模式的诊断。本发明可以实现对系统是否发生故障进行判定,以及故障模式进行辨识,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实现了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开路故障的快速检测和定位,为进一步的容错控制和系统的故障处理提供有效的依据,增强了系统安全性和维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开路故障下的故障诊断方法,属于电机驱动及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大型飞机电驱需求的增加,以及机载设备功率等级的大幅度提升,对机载电机提出了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等要求。多相电机采用多相绕组构成,具有可靠性高、功率密度高、容错能力强等优点,正好迎合这一发展需求,促使各国对多相电机技术展开广泛的研究。
目前,针对多相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及控制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实时控制多相电机的输出特性研究,解决了在正常状态下多相电机的运行控制;而功能性和安全性研究,探讨了发生故障之后维持系统正常运行的可能性及其各种应对措施,这些研究为提高系统的容错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根据对电驱动系统故障树的分析可知,最常见的故障为逆变器桥臂或电机绕组的短路故障和开路故障。发生短路故障时,电机和驱动器基本上都将无法继续工作,通常采用硬件保护措施,以实现故障设备从电网的快速脱离。而开路故障虽然不会像短路故障那样使系统立刻瘫痪,但开路所导致各相电流不平衡,会产生较大的转矩脉动和增大电磁干扰,长期工作可能还会带来其它隐患,为此,有必要在开路故障后快速恢复系统至稳定运行。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容错能力,系统需要具有快速检测和自动识别当前是否发生故障,以及实现故障判断与定位的能力。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开路故障诊断方法,用于电机驱动的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单相、两相开路故障的检测与定位。
技术方案
一种五相永磁同步电机开路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将实时采样的五相电流值,经过Clark坐标变换,分别得到α-β坐标下的基波电流和三次谐波电流;
步骤2:将三次谐波电流进行DSP,以消除延迟角χ;
步骤3:将DPS后的三次谐波电流均映射到基波旋转坐标系;
步骤4:以五个扇区内的采样数据作为故障诊断的数据来源,对基波旋转坐标系下DPS后的三次谐波电流进行预处理,得到轨迹中心点坐标和电流的轨迹分布象限;
步骤5:判定电机是否发生故障,即根据故障与非故障状态下基波电流在α-β坐标下电流轨迹的特点,将Clark坐标变换后的基波电流计算得到电流轨迹到原点距离;
/
步骤6:以电机转过五个扇区的时间作为一个周期,得到每个周期内电流轨迹到原点距离的最大值Diαβ1_max与最小值Diαβ1_min,当Diαβ1_max大于5倍的Diαβ1_min时,则认为发生了开路故障;
步骤7:当发生了开路故障,根据步骤4中得到的电流轨迹圆心所在象限和轨迹分布象限;参照表1中故障轨迹的特点,实现故障定位;
表1
所述的步骤2中的时域下数字信号处理DSP计算公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55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