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螺杆桩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65674.9 | 申请日: | 2020-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7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球;黄景懿;铁栋;金顺利;吴陈东;李超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江苏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15/04;E02D7/22;E02D5/56;E02D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凯 |
地址: | 21001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螺杆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螺杆桩及其使用方法,其包括承接桩、中间桩和钻头,所述中间桩一端与承接桩连接,另一端与钻头连接,所述中间桩的内部中空的螺杆桩,所述承接桩内设置有用于灌注混凝土的注入机构,所述钻头外壁圆周阵列有若干溢流孔,所述钻头内还设置有用于对溢流孔进行封堵的出浆组件所述中间桩内设置有内衬管,所述承接桩内还设置有驱动内衬管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钻头内还设置有搅拌组件。本发明具有在拔桩的同时对孔内进行灌注混凝土,从而达到提高成桩施工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工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式螺杆桩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螺杆桩与常规直杆桩相比,在桩身横截面积和长度相同的情况下,螺杆桩的桩侧面积较大,桩侧摩擦阻力能够提供的承载能力增大,使得螺杆桩的承载力大于常规直杆桩,对此现在的施工过程中采用螺杆桩越来越多。
现有公告号为:CN107355188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适于松软地基现浅超长螺杆桩施工的中空螺纹柱钻头机器使用方法,包括桩靴、中空螺纹钻杆Ⅰ、若干节中空螺纹钻杆Ⅱ、若干环形钢箍以及若干销钉。工作时,所述中空螺纹钻杆Ⅰ下端与桩靴连接,上端与中空螺纹钻杆Ⅱ或钻机旋转驱动部分连接。每一根中空螺纹钻杆Ⅱ的下端与中空螺纹钻杆Ⅰ或相邻中空螺纹钻杆Ⅱ连接,上端与相邻中空螺纹钻杆Ⅱ或钻机旋转驱动部分连接。该中空螺纹状钻头的使用方法包括固定桩靴、安装中空螺纹钻杆Ⅰ、钻进、反向旋转提升钻头等步骤。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整体的螺杆桩进行成桩时,由于在施工过程中会在用螺杆桩钻孔,并在钻孔完成后进行拔桩,在拔桩后朝孔内灌注混凝土,从而形成混凝土桩,但灌注方式是拔桩后灌注,容易出现拔桩过程中,出现塌孔、缩孔等现象,降低了施工的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组合式螺杆桩及其使用方法,具有在拔桩的同时对孔内进行灌注混凝土,从而达到提高成桩施工效率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组合式螺杆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接桩、中间桩和钻头,所述中间桩一端与承接桩连接,另一端与钻头连接,所述中间桩的内部中空的螺杆桩,所述承接桩内设置有用于灌注混凝土的注入机构,所述钻头外壁圆周阵列有若干溢流孔,所述钻头内还设置有用于对溢流孔进行封堵的出浆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整体螺杆桩内部呈中空状,在承接桩内设置注入机构,使得在注入机构的作用下实现对中间桩内部进行注浆的效果,中间桩一端连接钻头,使得能够进行打孔处理,在钻头的外壁开设溢孔,并在溢流孔位置设置封堵和打开溢流孔的出浆组件,使得在钻孔时封堵溢流孔,从而能够方便打出成桩孔;在拔桩过程中,缓慢拔桩时出桩组件打开溢流孔,使得混凝土浆从溢流孔中流出并填充在成桩孔内,从而实现在拔桩过程中进行成桩的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中间桩内设置有内衬管,所述承接桩内还设置有驱动内衬管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支架、转动电机、外齿环圈和内齿环圈,所述内齿环圈与内衬管内壁连接,所述承接桩内设置有承托转动组件的撑板,所述支架与撑板背离内衬管的一侧连接,所述转动电机与支架连接,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从撑板中穿出并延伸进内衬管内,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外齿环圈,所述外齿环圈与内齿环圈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组件的作用下带动内衬管进行转动,在内衬管转动的过程中实现对混凝土浆进行扰动的效果,使得位于内衬管内的混凝土浆不易出现凝固,转动组件中的转动电机带动外齿环圈转动从而带动啮合的内齿环圈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内衬管的转动,方便了在带动内衬管转动的同时朝内衬管内注入混凝土浆。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接桩内壁设置有限位环圈,所述限位环圈背离承接桩的一侧开设有卡口,所述撑板卡合在卡口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江苏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江苏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56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介入式新生儿黄疸光疗仪
- 下一篇:螺纹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