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内窥镜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5912.6 | 申请日: | 2020-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3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豹;彭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7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内窥镜 系统 | ||
1.一种红外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照明光源(10)、物镜光学系统(20)、光纤传像系统(30)、转接系统(40)和图像采集系统(50);其中,所述照明光源(10)为观测区域提供照明,照明波段覆盖1.2-1.8μm;所述光纤传像系统(30)的一端连接物镜光学(20),光纤传像系统(30)的另一端连接转接系统(40)的一段,所述转接系统(40)的另一端连接图像采集系统(50);所述物镜光学系统包括从物面到成像面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21)、第一光阑(26)、第二透镜(22)、第三透镜(23)、第四透镜(24)、第五透镜(25);所述转接系统(40)包括从物面到像面依次排列的:第六透镜(41)、第七透镜(42)、第八透镜(43)、第九透镜(44)、第十透镜(45)、第十一透镜(46)、第二光阑(47);所述第一透镜(21)和第一光阑(26)的中心间隔为5.98-6.02mm,所述第一光阑(26)和第二透镜(22)的中心间隔为0.13-0.15mm,所述第三透镜(23)和第四透镜(24)的中心间隔为1.02-1.05mm,所述第四透镜(24)和第五透镜(25)之间的中心间隔为1.50-1.62mm;所述第六透镜(41)和第七透镜(42)的中心间隔为0.20-0.23mm,所述第八透镜(43)和第九透镜(44)的中心间隔为0.30-0.34mm,所述第十透镜(45)和第十一透镜(46)的中心间隔为0.20-0.24mm,所述第二光阑(47)和第十一透镜(46)的后表面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光源(10)采用近红外1.2-1.8μm波段光源;所述光纤传像系统(30)采用单丝光纤,尺寸为27.5μm,以六边形方式排列;所述图像采集器(50)采用320×256像素的CCD传感器,进行成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光学系统(20)的第一透镜(21)至第五透镜(25)间所有透镜的有效组合焦距为0.780-0.795mm,F数3.8-4.2,最大视场角120°,最大系统孔径7.5-8.5mm,系统总长14.2-14.4mm,像面尺寸3.0-3.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系统(40)的第六透镜(41)至第十一透镜(46)间所有透镜的有效组合焦距4.3-4.5mm,最大系统孔径4.6-4.7mm,系统总长18.2-18.8mm,物面尺寸为3.0-3.2mm,像面尺寸6.0-6.3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CD传感器的像素尺寸为28-32μm,对角线尺寸大小为12.5-13.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59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纤维内窥镜
- 下一篇: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资监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