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培育的土壤修复生态保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66055.1 | 申请日: | 2020-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1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潘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亚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1/04;B09C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52 | 代理人: | 郑娴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培育 土壤 修复 生态 保湿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培育的土壤修复生态保湿系统,包括基架,所述基架顶端焊接有侧框架,所述侧框架一侧表面顶部通过合页铰接有透明盖板,所述侧框架内部安装有恒温机构,所述侧框架一侧安装有调湿机构,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在中空隔板之间存放土壤,由恒温机构和调湿机构能有效保证微生物在土壤内培育时有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保证微生物可在土壤中培养,更适宜在外接土壤内下生存,且降低培育成本,并通过取样机构和清理机构,便于在微生物培育和微生物土壤修复试验两者之间快速转换,便于更好的将培育的微生物投入污染土壤内进行修复试验,且取样机构保留培育用土壤,并置于污染土壤中,更利于微生物的存活并修复土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培育的土壤修复生态保湿系统。
背景技术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其中生物方面常用的几种方式包括植物修复,原位生物修复,异位生物修复,在异位生物修复时,需要通过培养新的微生物来起到土壤修复作用,
但是现有的土壤修复的微生物培育多通过实验室装置进行,试验和设备维护成本高,且未将微生物置于土壤中模拟环境,培育后的微生物难以在多因素的外界土壤内存活,并无法维持土壤温度保持适宜,使得土壤修复的微生物培育消耗费用增多且无法做到不同温度下土壤微生物培育,所以需要一种微生物培育的土壤修复生态保湿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培育的土壤修复生态保湿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土壤修复的微生物培育多通过实验室装置进行,试验和设备维护成本高,且未将微生物置于土壤中模拟环境,育后的微生物难以在多因素的外界土壤内存活,并无法维持土壤温度保持适宜,使得土壤修复的微生物培育消耗费用增多且无法做到不同温度下土壤微生物培育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培育的土壤修复生态保湿系统,包括基架,所述基架顶端焊接有侧框架,所述侧框架内部前端部安装有前挡板,所述侧框架内部后端部安装有后挡箱,所述侧框架一侧表面顶部通过合页铰接有透明盖板;
所述侧框架内部安装有恒温机构,所述恒温机构包括中空隔板、换热管、加热器、推液板、连接立柱和握杆;
所述后挡箱底端焊接安装于侧框架内部底端面,所述后挡箱一侧表面等距离焊接有若干中空隔板,所述中空隔板内部嵌入安装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两端均伸入到后挡箱内部,所述后挡箱一侧表面底部嵌入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输入端与市电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后挡箱内部顶部滑动安装有推液板,所述推液板外侧表面与后挡箱内侧表面相贴合,所述后挡箱内部填充有水液,所述推液板顶端对称焊接有连接立柱,两个所述连接立柱顶端穿过后挡箱顶端焊接有握杆;
所述透明盖板一侧表面边部环绕胶接有密封胶圈,所述透明盖板中部对应相邻中空隔板中间位置处贯穿安装有土壤速测仪,所述土壤速测仪输入端与内部电池输出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通过中空隔板分隔形成若干微生物培育空间,便于培育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再将后挡箱内水液通过推液板流入换热管内,能有效对各个培育空间内的土壤温度进行调节,且水液比热容较高,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进而有效实现微生物在土壤内培育且保证良好适宜的温度。
2、设置了调湿组件,通过调节三通阀控制循环气流经过干燥还是润湿,有效达到湿度调节作用,更重要的是从贯穿盒的第一滤网喷出的气体能更好的进入到突然内部,在不造成粉尘溅射的情况下对土壤充分进行润湿或干燥,避免气体直接从土壤上方流动难以对内部进行调节的问题。
3、前挡板的开启便于试验后土壤的清理,且在贯穿盒一侧安装的清理板,在保护第一滤网不被土壤颗粒渗透的同时更方便将土壤从侧框架内刮出,进一步便于土壤的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亚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亚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60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捕捉蚊子的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清雪功能的地铁出入口遮挡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