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ZigBee通信协议的设备唤醒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6276.9 | 申请日: | 202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5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姚树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自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52/02 | 分类号: | H04W52/02;H04W76/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博洋 |
地址: | 101500 北京市密云区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zigbee 通信协议 设备 唤醒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ZigBee通信协议的设备唤醒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当接收设备处于休眠状态时,不发送监听信息,直至累计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段时,切换至接收状态;当接收设备处于接收状态时,广播监听信息,以监测中心设备是否发送唤醒信息;当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监测中心设备未发送唤醒信息时,切换至休眠状态;当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监测到中心设备发送唤醒信息时,保持处于接收状态,接收中心设备发送的有效数据信息。通过实施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断地向外部设备发送数据包,会使电量消耗较大的问题,每隔预设时间段发送监听信息,降低了接收设备的能量消耗,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ZigBee通信协议的设备唤醒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已经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物联网的具体应用场景中,人们大多是利用无线通信来实现的万物互联,其中,ZigBee通信就是一种很重要的无线通信方式。ZigBee通信大多应用于低功耗设备中,在低功耗设备被动接收数据的具体应用场景中,现有的应用方式是,低功耗设备不停地向外部设备(例如,协调器)发送数据信息,从而实现数据同步。但是不断地向外部设备发送数据包,会使电量消耗较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电量消耗较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基于ZigBee通信协议的设备唤醒方法。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ZigBee通信协议的设备唤醒方法,包括:当处于休眠状态时,不发送监听信息,直至累计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段,切换至接收状态;当处于接收状态时,广播监听信息,以监测中心设备是否发送唤醒信息;当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所述中心设备未发送所述唤醒信息时,切换至所述休眠状态;当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监测到所述中心设备发送所述唤醒信息时,保持处于接收状态,接收所述中心设备发送的有效数据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当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监测到所述中心设备发送所述唤醒信息时,保持处于接收状态,接收所述中心设备发送的有效数据信息,具体包括:当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监测到所述中心设备发送所述唤醒信息时,根据所述唤醒信息,判断所述唤醒信息能否通过校验;当所述唤醒信息通过校验时,保持处于接收状态,接收所述中心设备发送的有效数据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唤醒信息,判断所述唤醒信息能否通过校验,具体包括:提取所述唤醒信息中的第一设备地址信息;当所述第一设备地址信息与预设地址信息相同时,确定所述唤醒信息通过校验。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设备地址信息与预设地址信息不同时,确定所述唤醒信息不通过校验,切换至休眠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五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心设备发送所述唤醒信息的时间段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的和。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ZigBee通信协议的设备唤醒装置,包括: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当处于休眠状态时,不发送监听信息,直至累计达到第一预设时间段,切换至接收状态;第二切换模块,用于当处于接收状态时,广播监听信息,以监测中心设备是否发送唤醒信息;当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监测所述中心设备未发送所述唤醒信息时,切换至所述休眠状态;有效数据信息接收模块,用于当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监测到所述中心设备发送所述唤醒信息时,保持处于接收状态,接收所述中心设备发送的有效数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自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自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62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