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清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66572.9 | 申请日: | 2020-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6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秦尧;房新楠;张亮亮;黄建涛;汤瑾璟;顾一清;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3B59/00 | 分类号: | B63B59/00;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范彦扬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清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包括:获取船舶的设计参数以及运营期间的运营参数;根据设计参数、运营参数以及预先建立的评判指标模型确定船舶的清污评判指标;其中,评判指标模型是基于机器学习方式建立的;清污评判指标包括污迹程度、清污成本、清污周期和运营效益提升度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清污评判指标判断是否需要执行清污操作;如果是,确定执行清污操作。本发明可以提高船舶清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清污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清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船舶清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船舶由于长时间在水中航行,会使得船舶底部和螺旋桨处附着有诸如贝类,藻类等水生物,这些船底附作物被称为船舶污底/污桨。船舶污底/污桨的产生会造成船舶粗糙度增加,大大增加船舶阻力,同时增加螺旋桨的负荷,进而增加船舶主机的燃油消耗量。因此对于船舶污底/污桨的监测和清理工作成为了世界船舶与航运业关注的焦点。目前现有的船舶污底/污桨监测手段与技术包括:(1)通过潜水员下水拍摄照片;(2)通过水下机器人潜水拍摄照片。但是第一种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潜水员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第二种方法中水下机器人整个系统入水,不仅价格昂贵,机器人的内部设备在水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也得不到保证。因此,现有的船舶清污方法安全性和可靠性较差,而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清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提高了船舶清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了清污成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船舶清污方法,包括:获取船舶的设计参数以及运营期间的运营参数;根据设计参数、运营参数以及预先建立的评判指标模型确定船舶的清污评判指标;其中,评判指标模型是基于机器学习方式建立的;清污评判指标包括污迹程度、清污成本、清污周期和运营效益提升度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清污评判指标判断是否需要执行清污操作;如果是,确定执行清污操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设计参数、运营参数以及预先建立的评判指标模型确定船舶的清污评判指标的步骤,包括:根据设计参数和运营参数确定船舶的评价参数的增率百分比;其中,评价参数包括:单位距离油耗、螺旋桨的轻转裕度、表观滑失率和船舶失速百分比;根据评价参数的增率百分比和预先建立的评判指标模型确定船舶的清污评判指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设计参数和运营参数确定船舶的评价参数的步骤,包括:根据设计参数和运营参数确定当前所处的预设时间间隔内每个评价参数的平均值;获取上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每个评价参数的平均值;根据当前所处的预设时间间隔内每个评价参数的平均值以及上一预设时间间隔内每个评价参数的平均值,确定每个评价参数的增率百分比。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设计参数至少包括:主机设计点功率和主机设计点转速;运营参数至少包括:船舶主机的进口质量流量计流速、船舶主机的出口质量流量计流速、螺旋桨转速、螺旋桨功率、螺旋桨螺距、船舶的对地航速和对水航速。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设计参数和运营参数确定当前所处的预设时间间隔内每个评价参数的平均值的步骤,包括:根据进口质量流量计流速、出口质量流量计流速和对地航速确定当前所处的预设时间间隔内单位距离油耗的平均值;根据螺旋桨转速、螺旋桨功率、主机设计点功率和主机设计点转速确定当前所处的预设时间间隔内螺旋桨的轻转裕度的平均值;根据螺旋桨转速、螺旋桨螺距和对地航速确定当前所处的预设时间间隔内表观滑失率的平均值;根据对水航速和修正的理想航速确定当前所处的预设时间间隔内船舶失速百分比的平均值;其中,理想航速是根据预先设定的修正算法对运营参数进行修正得到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清污评判指标包括清污周期和清污成本,根据清污评判指标判断是否需要执行清污操作的步骤,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船舶的平均总航程、清污成本以及清污前后分别对应的船舶油耗降低值;根据平均总航程、清污成本和船舶油耗降低值确定清污回报时长;根据清污回报时长确定清污周期;根据清污周期判断是否需要执行清污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未经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65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