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存储器、高后果区判定方法、装置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6579.0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9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李明;周立国;石磊;王晓霖;杨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V20/10 | 分类号: | G06V20/10;G06V20/40;H04W2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储器 后果 判定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存储器、油气管道的高后果区判定方法、装置和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以油气管道的地理位置为中心线,将距中心线两侧预设影响距离的带状区域的卫星遥感影像确定为监测区域;根据监测区域的卫星遥感影像和无人机巡检装置在监测区域的视频监测数据,进行地物识别;根据识别结果确定连片建筑物的分布信息,并根据连片建筑物的分布信息和/或识别结果,将监测区域划分为多个连续的监测子区域;分别获取连片建筑物的建筑物属性以及监测子区域内常驻手机号数量;根据判定参数通过预设规则确定监测子区域的后果级别。本发明能够适时的修正相应监测子区域的后果级别,使后果级别能够真实的反应相应当前监测子区域的真实后果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领域,特别涉及存储器、油气管道的高后果区判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油气管道发展迅速,大量的新建管道相继投产,油气管道周边经济建设活动频繁,油气管道的高后果区的变化也变得愈加频繁。高后果区管道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等后果。因此,及时、准确的识别高后果区,是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目前,较为先进的高后果区识别技术为,采用遥感图像对管道高后果区进行自动识别,该方法能够对于管道周边的地物类别(如交通线路类型和生活小区等)进行辨别,并据此识别和判断相应区域是否属于高后果区。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的高后果区判定方式,其判定结果的准确性较差,容易出现误判。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对于高后果区判定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管道的高后果区判定方法,包括步骤:
S11、以油气管道的地理位置为中心线,将距所述中心线两侧预设影响距离的带状区域的卫星遥感影像确定为监测区域;
S12、根据所述监测区域的卫星遥感影像,和,无人机巡检装置在所述监测区域的视频监测数据,进行地物识别;
S13、根据所述地物识别的识别结果确定连片建筑物的分布信息,并根据所述连片建筑物的分布信息和/或所述识别结果,将所述监测区域划分为多个连续的监测子区域;
S14、分别获取各所述监测子区域内连片建筑物的建筑物属性,以及,所述监测子区域内常驻手机号数量;所述常驻手机号数量根据临近移动通信基站的通信数据生成;所述建筑物属性包括建筑物的用途、层高和体量中的一种及其任意组合;
S15、根据至少包括所述油气管道的类型和管道参数、所述建筑物属性和常驻手机号数量的判定参数,通过预设规则确定所述监测子区域的后果级别。
在本发明中,所述地物识别的识别结果包括:
建筑物、国家自然保护区、水源、河流和大中型水库。
在本发明中,所述根据所述连片建筑物的分布信息和/或所述识别结果,将所述监测区域划分为多个连续的监测子区域,包括:
当相邻的两个连片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大于设定的分区距离时,将这两个连片建筑物分别划分至两个相邻监测子区域;两个相邻监测子区域的边界临近位于上游的连片建筑物;所述连片建筑物之间的上下游关系根据所述油气管道内介质的流向确定。
在本发明中,所述判定参数,还包括:
所述监测子区域中特定区域内交通线路的日交通量。
在本发明中,所述判定参数,还包括:
所述交通线路的种类。
在本发明中,所述判定参数,还包括:
所述监测子区域内活跃手机号数量;所述活动手机号数量根据临近移动通信基站的通信数据生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65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