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受热面焊口及鳍片焊缝焊后热处理装置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6649.2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9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路昆;夏晓涛;尚伟;冯翌轩;李根;张雷;刘昕颖;苏晓阳;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0 | 分类号: | C21D9/50;C21D11/00;C21D1/4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梁斌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受热 面焊口 焊缝 热处理 装置 制作方法 | ||
1.一种高温受热面焊口及鳍片焊缝焊后热处理装置,包括控温热电偶(1)和主机控制单元(4),所述控温热电偶(1)的热端布置在焊口及鳍片焊缝上,该控温热电偶(1)的冷端与主机控制单元(4)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保温装置(2)和电磁感应线圈(3),所述电磁感应线圈(3)设置在隔热保温装置(2)的上方,呈螺旋线方向布置,并与主机控制单元(4)相连,焊口及鳍片焊缝上方和下方均设置隔热保温装置(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受热面焊口及鳍片焊缝焊后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热电偶(1)采用热电偶采用K分度热电偶,材质为镍铬镍硅或镍铬镍铝,型号选用WRN或WRNK,控温热电偶(1)采用焊接式热电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受热面焊口及鳍片焊缝焊后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保温装置(2)采用硅酸铝纤维针刺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受热面焊口及鳍片焊缝焊后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3)采用多股铜铝金属丝制成,金属丝的外围包有金云母内层,金云母外层外围由玻璃丝纤维编织而成的耐高温胶带包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高温受热面焊口及鳍片焊缝焊后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线圈(3)采用横向磁通设计布置于加热工件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受热面焊口及鳍片焊缝焊后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控制单元(4)采用逆变驱动电路的IGBT感应加热电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受热面焊口及鳍片焊缝焊后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控制单元(4)依据控温热电偶(1)监控的温度,依照预设的工艺参数对电磁感应线圈(3)的输出功率进行控制,保证焊口及鳍片焊缝的温度与工艺相符。
8.一种高温受热面焊口及鳍片焊缝焊后热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高温受热面焊口及鳍片焊缝焊后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固定控温热电偶(1):将焊口温度采样控温热电偶(1)的热端采取点焊方式固定在代表性的焊口上,控温热电偶(1)走向与焊口轴向垂直;将鳍片密封焊缝采样控温热电偶(1)的热端采取点焊方式固定在代表性的密封焊缝的上,控温热电偶(1)走向与焊口轴向平行;接触必须良好,冷端设置在保温棉外侧;
B)敷设隔热保温装置(2):将保温材料以焊缝为中心敷设在焊口及鳍片焊缝周围,且保证控温热电偶(1)的冷端出露出保温层,其中加热侧硅酸铝针刺毡的截面尺寸为20mm,保温侧硅酸铝针刺毡的截面尺寸为60mm,硅酸铝针刺毡采用玻璃丝带或铁丝捆绑,当采用铁丝捆绑时,需将铁丝与电磁感应线圈(3)进行隔热与绝缘;
C)安装电磁感应线圈(3):将耐高温线缆以螺旋线的方式布置在以焊缝为中心铺在加热侧保温层上方形成螺旋线的电磁感应线圈(3),加热宽度要将待加热焊口及密封鳍片完全覆盖,耐高温线缆铺在加热侧硅酸铝针刺毡外侧的匝数根据主机控制单元(4)计算得出;
D)线路连接:将电磁感应线圈(3)与主机控制单元(4)连接,将控温热电偶(1)采用补偿导线与主机控制单元(4)连接,按照热处理工艺卡设置主机控制单元(4)的参数并启动运行,热处理过程中要控制各控温热电偶(1)测温点温差不大于30℃,整个热处理结束后关断中频输入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664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