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离子切割机气体控制台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6744.2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5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卞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阳光焊割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0/00 | 分类号: | B23K1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高俊萍 |
地址: | 2260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离子 切割机 气体 控制台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切割机气体控制台及控制方法,涉及气体切割技术领域,为解决对不同金属进行切割时,需要调整切割气体的精细,而现有的中央气体控制台需要人为输入指令进行控制,不能自动对金属检测而做出相应的调节,在对不同金属切割时增加耗时,降低了切割效率,且在出现故障时检修时间大大增加的问题。所述微控制器的13脚分别与电容C22和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2的另一端与微控制器的60脚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12脚分别与电容C23、C24、C25、C26的一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56、57、58、59、61脚分别与储存器芯片的1、2、3、4、6脚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5、6脚分别与晶体震荡器的两端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切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等离子切割机气体控制台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切割气体,通过对丙烷气、丙烯气、乙炔气三种气体的试验对比以及理论论述,阐明了新型切割用丙烷气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以及安全、环保等特性。丙烷气用于钢板切割时,切割成本随板厚不同而变化,用于厚钢板切割时,节约成本显著,适用于废钢料的切割。为了确保气体切割过程中温度和可控性能,一帮需要借助气体控制台来对用于切割的气体进行调控。
目前,所使用的中央气体控制台在对切割的气体进行控制时,在对不同金属进行切割时,需要调整切割气体的精细,而现有的中央气体控制台需要人为输入指令进行控制,不能自动对金属检测而做出相应的调节,在对不同金属切割时增加耗时,降低了切割效率,且再出现故障时检修时间大大增加,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等离子切割机气体控制台及控制方法来解决这人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等离子切割机气体控制台及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对不同金属进行切割时,需要调整切割气体的精细,而现有的中央气体控制台需要人为输入指令进行控制,不能自动对金属检测而做出相应的调节,在对不同金属切割时增加耗时,降低了切割效率,且再出现故障时检修时间大大增加,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等离子切割机气体控制台,包括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的13脚分别与电容C22和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2的另一端外接+3.3V电源,所述电容C22的另一端与微控制器的60脚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12脚分别与电容C23、C24、C25、C2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3、C24、C25、C26、的另一端和微控制器的1、32、48、64、19脚均外接+3.3V电源,所述微控制器的56、57、58、59、61脚分别与储存器芯片的1、2、3、4、6脚连接,所述储存器芯片的8脚外接+3.3V电源,且储存器芯片的5脚接地,所述微控制器的5、6脚分别与晶体震荡器的两端连接,所述晶体震荡器的两端分别与电容C01和电容C0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01和电容C02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微控制器的12、28、60脚均接地,所述微控制器采用STM32F103RC,所述储存器芯片采用AT93C66。
优选的,所述微控制器的53脚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与电阻R8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9的另一端与电阻R9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90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89和电阻R90均外接+5V电源,所述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接地,所述微控制器的46、49、7脚分别与端子线DBUG的2、3、4脚连接,所述端子线DBUG的3与5、1与2、4与5之间分别接入电阻R2,电阻R1、电容C5,所述端子线1脚外接+3.3V电源且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和端子线DBUG的5脚均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阳光焊割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阳光焊割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67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