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覆盆子质量标志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7133.X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1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周紫梦;王义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6C20/20 | 分类号: | G16C20/20;G16H70/40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 代理人: | 马晓青 |
地址: | 65020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覆盆子 质量 标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覆盆子质量标志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采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和体内外保肾活性的药理研究,最终确定覆盆子中具有保肾功效的化学成分群。本发明发现,体内给予覆盆子醇提物可以显著保护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通过体外化学成分的保肾活性筛选,最终确定了能代表覆盆子临床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化学成分群,该化学成分群可以作为覆盆子的质量标志物,实现基于药效成分的覆盆子的质量控制。本发明解决了覆盆子药材质量的参差不齐导致用药疗效预期不明确及对覆盆子质量评价与其药效不关联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中药质量标志物的发现,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覆盆子的质量标志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覆盆子为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木本植物华东覆盆子(RubuschingiiHu)的干燥果实,为药食两用的保健品。我国古代书籍《神农本草经》中表明,覆盆子具有固精缩尿、助阳明目的补肾功效。2015版的中国药典对覆盆子的质量控制,通过定量鞣花酸和山奈酚-3-O-芸香糖苷的含量,但是建立在药理活性基础上的质量控制鲜有报道。传统的中药质量控制仅仅通过简单的指纹图谱和单一成分的定量测定来评价其质量,存在着质控片面有限,指标专属性差,并不能关联药效。对此,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marker”的概念于2016年首次被提出,其指与中药功效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含量的高低可以反映中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中药材中天然存在的或者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化学物质,与中药材药效相关的且有固定结构,能进行定量测定的成分。对中药质量标志物的研究,可以发掘中药质量控制的标志性成分,使得中药的安全性与中药的相关物质基础密切相连,有利于建立中药系统性的质量控制。
覆盆子作为传统的补肾助阳保健品,早在我国古代就有记载,但是其真正发挥作用的物质尚不明确,对此,根据中药质量标志物的概念,以覆盆子的保肾功效为药理活性,筛选具有保肾功效的覆盆子的质量标志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覆盆子质量标志物的方法,所述覆盆子质量标志物是以保肾活性的有效成分群为代表,所述方法包括:
(1)实验动物给予覆盆子乙醇提取物,分别抽取动物服药前后的血清;
(2)通过主成分分析空白血浆和含药血浆,接着通过S-plot图,筛选其中p-corr≥0.5,VIP≥1的化合物;
(3)采用分子网络技术分析覆盆子的化学组成,并结合大量覆盆子化学成分的相关文献,建立覆盆子的化学成分库;
(4)将步骤(2)中筛选得到的化合物与步骤(3)所得的覆盆子化学成分化学库对比,对比空白血浆中没有而含药血浆中存在的化合物原型,得到覆盆子的入血成分;
(5)通过ChemBiodraw Ultra 13.0软件及PharmMapper数据库,确认步骤(4)中所得覆盆子入血成分的各自所有作用靶点;
(6)在Genecards数据库中,检索与肾损伤相关的靶点基因;
(7)将步骤(6)中的靶点基因与步骤(5)中入血成分的靶点进行匹配,选出重复的靶点,确认其为覆盆子保肾活性成分;
(8)验证步骤(7)中筛选出的覆盆子保肾活性成分对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将其作为覆盆子质量标志物。
依据上述方法,筛选得到10中覆盆子质量成分,并从中确认6中成分作为覆盆子质量标志物,包括:芦丁、山奈酚-3-O-芸香糖苷、鞣花酸、覆盆子苷F5、紫芸英苷和银椴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71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