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调节的带除湿净化功能的光伏集热蓄热墙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9557.X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1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余本东;张峰;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S20/66 | 分类号: | F24S20/66;F24S60/00;F24S50/40;F24F3/14;F24F3/16;F24F7/00;F24F11/64;F24F11/65;E04B2/00;E04B1/74;E04F17/04;H02S20/22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除湿 净化 功能 光伏集热 蓄热 系统 | ||
1.一种自调节的带除湿净化功能的光伏集热蓄热墙系统,包括集热蓄热墙(5),集热蓄热墙(5)的顶部设有连通室内的上气道,集热蓄热墙(5)的中部设有连通室内的中间气道,集热蓄热墙(5)的底部设有连通室内的下气道;所述上气道的内端口设上室内挡板(8),所述中气道的内端口设中室内挡板(12),所述下气道的内端口设下室内挡板(9),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热蓄热墙(5)的外部设有玻璃墙(1),上气道、中间气道和下气道分别贯通玻璃墙(1);
上气道和中间气道之间的玻璃墙(1)和集热蓄热墙(5)之间填充有吸附材料(3),吸附材料(3)的吸附再生温度为50℃-60℃;
中间气道以下的玻璃墙(1)和集热蓄热墙(5)之间形成空气层(4),空气层(4)的横截面不小于集热蓄热墙(5)墙体的横截面;中间气道的中部设有通风挡板(13),使中间空气层(4)能有效分隔成上流道和下流道;
所述玻璃墙(1)的内表面上设有PV层(2),PV层(2)为由若干太阳能电池片平铺串联构成;
贯通玻璃墙(1)的上气道的外端口上设有上室外挡板(6),贯通玻璃墙(1)的下气道的外端口上设有下室外挡板(7),贯通玻璃墙(1)的中部气道的外端口上设有上下对开的对开挡板;
设T1为空气层温度、T2为吸附材料温度、T3为室内温度、T4为室外温度、Tcr为吸附材料吸附再生温度;
当T4T3,且T1Tcr时,进入夏季吸附工作模式,中间气道被对开挡板与通风挡板(13)分隔成上流道和下流道,上流道中,室内空气流经吸附材料(3)进行室内空气的净化除湿,下流道中,室外空气的循环流动起到对PV层(2)和集热蓄热墙(5)的冷却效果;
当T4T3,且T1Tcr时,进入冬季吸附工作模式,玻璃墙(1)上所有挡板处于关闭状态,上室内挡板(8)与下室内挡板(9)处于打开状态,室内冷空气从空气层(4)下部被加热,接着流经吸附材料(3)除湿净化,重新进入室内,形成循环,过程中PV层(2)能有效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
当T1Tcr时,系统进入脱附工作模式,气道上位于室内的挡板均关,上气道、中间气道和下气道处于关闭状态,上室外挡板(6)与下室外挡板(7)处于打开状态,室外空气从空气层(4)下部进入,被加热并流经吸附材料(3),带走吸附材料(3)中的水蒸气以及气态污染物,实现了吸附材料(3)的再生,过程中PV层(2)能有效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调节的带除湿净化功能的光伏集热蓄热墙系统,其特征在于:玻璃墙(1)的玻璃为全波段高透硼硅酸盐玻璃,其在100 nm - 400 nm的紫外光波段透过率83%,其他波段透过率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调节的带除湿净化功能的光伏集热蓄热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材料(3)为硅胶或活性炭纤维,能有效吸附室内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及甲醛等有机污染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调节的带除湿净化功能的光伏集热蓄热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层(4)厚度为0.1-0.2m;所述集热蓄热墙(5)厚度为0.24-0.36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调节的带除湿净化功能的光伏集热蓄热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开挡板由对开上挡板(10)和对开下挡板(11)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调节的带除湿净化功能的光伏集热蓄热墙系统,其特征在于:集热蓄热墙(5)上的上气道、中间气道、下气道和贯通玻璃墙(1)的上气道、中间气道、下气道的位置相同,且大小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调节的带除湿净化功能的光伏集热蓄热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层(4)中、吸附材料(3)中、室内以及室外均设置有相应的温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955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改进量子灰狼算法的水库可供水量预报方法
- 下一篇: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