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危险固废转运容器的电子锁结构及解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69732.5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9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韩正昌;葛圣鹏;赵倩;袁磊;卜旭凌;陶志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探智能科技(南京)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00 | 分类号: | E05B65/00;E05B47/00;E05B15/10;E05B15/00;G21F5/005;G21F5/12;G07C9/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危险 转运 容器 电子锁 结构 解锁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危险固废转运容器的电子锁结构及解锁方法,涉及化工环境保护技术领域,能够提高容器的密闭性,在多个容器集中大量堆放的环境中提高安全性。本发明包括:锁结构包括锁杆和锁盒;其中,所述锁盒内设有容纳锁杆通过的限定装置以及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中安装有齿轮;所述锁杆上加工有齿条,其从外部伸入到锁盒内的限定装置内,与锁盒内的齿轮相配合,使工业危废储运容器的容器盖能够紧密盖合在壳体上,形成密封的状态;锁结构还包括电子锁装置,过扫描电子码使马达驱动弹簧形变,使锁舌与锁止机构接触,使齿轮解锁。本发明还提供其解锁方法以及采用该锁结构的工业危废储运容器,本发明适用于储运大量化工危废物的场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用于工业危废储运的容器。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的进步,以及工业革命后人类文明的发展,都离不开化工行业。种类繁多的化工产品已成为人民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原材料。而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也已成为化工生产行业的重要课题。各类化工企业的危废物处理,既是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的重要环境,却又是目前化工安全与环境保护中最薄弱的环节。
由于环保的要求,不能将危废物随意丢弃排放;又由于安全生产的要求,危废物又需要得到妥善的处理。在实际的生产工作中,在这两方面的要求下,往往导致的结果是,化工企业先将危废物集中堆积存放,再去寻找处理渠道。
虽然在其他领域,比如放射性物质的处理中,已经应用了安全性很高的密封容器,但是防辐射的密封容器造价极为高昂,很难大规模应用于化工环境保护。目前大多数的化工企业将危废物集中堆积存放的方式,往往是通过一次性的容器(比如编织袋、塑料桶等)盛放危废物,由于这些容器不具有密闭性,因此需要再将这些盛满了危废物的容器存储在密闭的室内,以满足工业园区的环保要求。
这些无密闭性差的一次性的容器,由于包装简单、密封装置效果差,或者根本不具备密封的效果,导致危废物质外泄、外流,容易出现二次污染甚至爆炸事故,类似的大型事故已在天津、江苏等化工行业集中的区域多次发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危险固废转运容器的电子锁结构、解锁方法及工业危废储运容器,能够提高容器的密闭性,具有非常好的锁紧效果,能够实现锁止、解锁功能,在多个容器集中大量堆放的环境中提高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危险固废转运容器的电子锁结构,所述锁结构包括锁杆和锁盒;其中,
所述锁盒内设有容纳锁杆通过的限定装置以及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中安装有齿轮;所述锁杆上加工有齿条,其从外部伸入到锁盒内的限定装置内,与锁盒内的齿轮相配合,使工业危废储运容器的容器盖能够紧密盖合在壳体上,形成密密封的状态;
所述锁结构还包括电子锁装置,所述电子锁装置中设有锁舌、弹簧、马达,所述锁舌与弹簧相连接,通过扫描电子码使马达驱动弹簧形变,使锁舌与锁止机构接触,使齿轮解锁。
上述锁结构的解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扫描二维码,电子锁中的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到解锁信号,后驱动马达启动;
所述马达带动第一弹簧收缩,使卡栓离开卡槽;第二弹簧由于预紧力弹出,使锁舌深入制动止回爪的自由部,所述制动止回爪的勾状爪脱离斜齿轮,斜齿轮自由转动,锁杆不受制动止回爪限制,齿条可以自由的上下运动,进而打开桶盖使齿轮解锁;再通过AGV插住容器盖,将容器盖抬起。本发明还提供采用上述锁结构的工业危废储运容器,该容器由容器盖、容器壳体和容器底部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探智能科技(南京)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摩探智能科技(南京)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697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