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3D全息投影的人工智能展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670433.3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5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来君利;粟畅;杜前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新航展览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27/00 | 分类号: | G09F27/00;G03B21/54;F16M13/02;F16M11/28;F16M11/10;F16M11/18;G06F3/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14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全息 投影 人工智能 展示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全息投影的人工智能展示系统,旨在解决信息展示系统仅仅能将信息呈现给展览者,而当展览者想要进一步了解其中的情况时交互性较差,无法实现人机交互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中央处理模块,用于对待展示内容进行3D建模并对待展示内容进行处理;全息投影模块,用于将待展示内容的3D模型以全息投影的方式呈现;手势追踪模块,用于追踪展览者的操作手势并输出操作指令给中央处理模块;语音播报模块,用于在展示时播放展示音频以及播报操作指引;以及,语音输入模块,用于采集展览者的语音指令并对指令进行识别以将指令传输给中央处理模块。达到了具备较好的人机交互性,更加吸引展览者的注意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展览展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3D全息投影的人工智能展示系统。
背景技术
全息投影技术属于3D技术的一种,原指利用干涉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而后随着科幻电影与商业宣传的引导,全息投影的概念逐渐延伸到舞台表演、展览展示等商用活动中。但我们平时所了解到的全息往往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全息投影,而是使用珮珀尔幻像、边缘消隐等方法实现3D效果的一种类全息投影技术。
现有公开号为CN103780967A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信息展示系统及方法,展示系统包括新闻模块,用于向机顶盒发送新闻信息;视频模块,用于向机顶盒发送视频信息;通知公告模块,用于向机顶盒发送通知公告信息;资讯模块,用于向机顶盒发送资讯信息;音乐模块,用于向机顶盒发送音乐信息;照片墙模块,用于向机顶盒发送照片墙信息。通过与机顶盒的交互,向机顶盒发送各种信息,使得用户通过机顶盒也能获取到信息,因此即使用户不具有上网能力,也能及时通过机顶盒,从电视上获得信息。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信息展示系统仅仅能将信息呈现给展览者,而当展览者想要进一步了解其中的情况时交互性较差,无法实现人机交互,故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3D全息投影的人工智能展示系统,其具有具备较好的人机交互性,更加吸引展览者的注意力的优势。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3D全息投影的人工智能展示系统,包括:中央处理模块,用于对待展示内容进行3D建模并对待展示内容进行处理;
全息投影模块,用于将待展示内容的3D模型以全息投影的方式呈现;
手势追踪模块,用于追踪展览者的操作手势并输出操作指令给中央处理模块;
语音播报模块,用于在展示时播放展示音频以及播报操作指引;以及,
语音输入模块,用于采集展览者的语音指令并对指令进行识别以将指令传输给中央处理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全息投影模块将待展示的3D模型以3D全息的方式投影在展示区域,使得展示效果更加立体丰满;而语音播报模块的设置便于将操作指引播报出来,便于展览者根据操作指引做出相应的手势或者说出相应的操作语句来对展示的模型进行操作;手势追踪模块便于对展览者做出的手势进行追踪,并识别出对应的操作指令,而语音输入模块能够识别展览者的语音指令,从而提高了展览展示时的交互性,更便于吸引展览者的注意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势追踪模块包括:
手势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展览者发出的手势;
手势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展览者发出的手势并输出指令信号给中央处理模块;
机器学习模块,用于对所述手势识别模块进行深度学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机器学习模块的深度学习,通过大量训练集的人工智能训练,提高了手势识别的准确性,从而便于精准地识别展览者做出的手势,进而便于提高展览者的操作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新航展览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新航展览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04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