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鱼道观测的闸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0929.0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9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敏;朱冬舟;叶智峰;王小明;成必新;杨少荣;张俊秀;卿杰;孙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8 | 分类号: | E02B8/08;E02B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叶绮玲 |
地址: | 101119 北京市通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鱼道 观测 | ||
1.一种用于鱼道观测的闸墩,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墩位于鱼道的端头,所述闸墩包括两侧的混凝土边墙和位于所述混凝土边墙中间的过流区域,所述混凝土边墙和所述过流区域围成的区域依次包括导流段(1)、闸室段(2)、观测段(3);所述导流段(1)位于两侧第一混凝土边墙(11)组合形成的V字形,第一过流区域(12)呈八字形,过流截面由宽变窄;所述闸室段(2)包含有闸门(21)、分别位于两侧的第二混凝土边墙(22)以及第二过流区域(23),所述闸门(21)位于所述第二过流区域(23)内;所述第二混凝土边墙(22)之间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过流区域(23)为矩形;所述观测段(3)内包含有分别位于两侧的第三混凝土边墙(31)、第三过流区域(32)、观测系统(33)、补光板(34)、高强度透光玻璃(35)和分层板(36),所述第三混凝土边墙(31)包括所述高强度透光玻璃(35)和斜边侧墙(312),所述斜边侧墙(312)的斜边向开口方向倾斜,两个所述斜边侧墙(312)之间形成喇叭口,所述第三过流区域(32)由矩形和梯形组合,形成由窄变宽的过流截面;所述第三过流区域(32)的矩形区域为拍摄区;所述第三混凝土边墙(31)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三混凝土边墙(31)的顶部设有所述中空结构的盖板(313);所述斜边侧墙(312)底部布置连通孔,连通所述第三过流区域(32)与所述第三混凝土边墙(31)的外侧水域,所述连通孔位于所述中空结构的下方;所述观测系统(33)安装在一侧所述第三混凝土边墙(31)内部的中空结构内;所述补光板(34)安装在另一侧的所述第三混凝土边墙(31)的中空结构内;所述高强度透光玻璃(35)分别设置在两侧的所述第三混凝土边墙(31)的过水侧壁上作为所述中空结构的观测窗;所述补光板(34)贴在所述高强度透光玻璃(35)的后侧布置;多个所述分层板(36)上下分别水平布置在整个所述第三过流区域(32)且向所述第二过流区域(23)延伸不小于30cm;所述第一混凝土边墙(11)、所述第二混凝土边墙(22)、所述第三混凝土边墙(31)的内壁依次顺接;所述斜边侧墙(312)的内壁与鱼道侧墙(41)的内壁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鱼道观测的闸墩,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系统(33)包括水下旋转云台(331)、滑道(332)和摄像机(333);所述滑道(332)垂直布置,所述摄像机(333)经所述水下旋转云台(331)固定于所述滑道(332)上,所述水下旋转云台(331)可沿所述滑道(332)上下移动,且可360度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鱼道观测的闸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斜边侧墙(312)与所述闸室段(2)的过水中轴线夹角为30°至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鱼道观测的闸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边墙(11)的斜边与所述闸室段(2)的过水中轴线夹角为30°至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鱼道观测的闸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布置范围为距离底部20cm范围内,所述连通孔孔径不大于2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鱼道观测的闸墩,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21)与所述观测段(3)距离不小于1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鱼道观测的闸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流区域(23)宽度为鱼道控制断面宽度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09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