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香型红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1305.0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0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善国;王辉;雷攀登;刘亚芹;周汉琛;黄建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A23F3/12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时理想 |
地址: | 230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型 红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香型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采摘茶树的鲜叶作为原料;
S2对新采摘的鲜叶进行复式萎调;
S3对萎凋后的茶叶进行揉捻;
S4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发酵;
S5将发酵好的茶叶进行高温快烘;
S6将快烘后的茶叶进行缓苏;
S7将缓苏后的茶叶进行中温复火;
S8将复火后的茶叶进行足火提香处理,制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香型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
S21对新采摘的鲜叶进行日光萎凋;
S22将日光萎凋后的鲜叶进行摇青;
S23将日光萎凋后的鲜叶进行自然萎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香型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3包括:
摇青后的茶叶,置于竹匾中,以2cm以下厚度均匀摊开,萎凋时间3.0h~3.5h,期间翻叶3次~4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高香型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
复式萎凋共用时5h~7h,经复式萎凋后的茶叶的含水量为58%~6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香型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包括:
将高温快烘后的茶坯,按2.5cm~3.5cm的厚度,摊放于篾盘中,冷却缓苏90min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香型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
选择茶树上1芽1~2叶的鲜叶进行采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香型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茶树品种选择中茶108茶树品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香型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包括:
将新采摘的鲜叶,按约1.0cm~1.5cm厚度均匀摊放于竹制萎凋帘上,在阳光下日光萎凋,萎凋时间为15min~50min,期间翻叶2次~3次。
9.根据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高香型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2包括:
摇青处理分两次进行,首先第一次摇青15min~25min,摇青机的转速控制在4转/分钟~6转/分钟,然后摊放、静置,静置时间为1.0h~1.5h,摊放厚度为0.5cm~1.0cm;接着进行第二次摇青,摇青时间为30min~45min,摇青机的转速控制在6转/分钟~9转/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香型红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特征A~特征E中至少一者:
特征A.步骤S3包括:将萎凋叶装满揉捻机,不要压实,依次空揉10min,轻压揉捻20min,稍重压揉捻15min,轻压揉捻10min,共计55min,细胞破碎率为80%~85%;
特征B.步骤S4包括:将揉捻后的茶叶均匀、松散堆放于竹篓中,厚度为25cm~30cm,覆盖湿布,置于温度为29℃、湿度为88%的发酵箱中发酵3.0h;
特征C.步骤S5包括:将发酵好的茶叶进行快烘,烘干温度为120℃~130℃,烘干时间为5min~10min,烘干后的茶叶的含水率为20%~25%;
特征D.步骤S7包括:将缓苏后的茶叶进行复火,烘干温度控制在100℃~110℃,烘干时间为15min~25min,烘干后的含水量为5%~8%;
特征E.步骤S8包括:将步骤S7中茶叶取出凉放10min~20min后,采用柜式提香机,进行烘焙提香20min~30min,提香温度80℃~90℃,烘干后的茶叶的含水量为3%~5%,制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13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雪板滑行性能优化垫片
- 下一篇:一种园林绿化养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