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凤梨侧枝开花培育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1320.5 | 申请日: | 202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4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俞平;陈福明;业红涛;汤信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60 | 分类号: | A01G22/60;A01G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凤梨 侧枝 开花 培育 技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凤梨侧枝开花培育技术,当凤梨植株培育7~9个月后,用500~700ppm的多效唑间隔一段时间进行喷灌,喷灌3~4个月后停止使用多效唑进行喷灌,停肥3~4周后开始催花。本发明生产培育的多花茎观赏凤梨,比常规的单花径观赏凤梨植株更加饱满,形态更加丰富,大大提高了观赏凤梨的观赏价值;节约了盆钵、基质、养护等成本一半以上,且本发明技术操作简单,不需要额外的栽培培养,生产成本低,便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在凤梨培养中,进行催花处理,培养出的凤梨花朵鲜艳,色泽纯正,花径的大小均匀,出花整齐度高,并且缩短了感应周期,延长了观花时期,同时保证多花茎的凤梨更具有观赏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凤梨侧枝开花培育技术。
背景技术
观赏凤梨自上世纪80年代穿入我国以来,因其花型新颖、花期长,适于室内养护,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现已成为一种有较大发展前景和名符其实的名优高档礼品盆花,近几年在国内的中高档盆花市场上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观赏凤梨属于单子叶植物,多数种类的茎极短,叶片狭长,线形、剑形或带状,成丛排列于茎的基部。叶基部相互紧紧地抱合在一起,叶的先端向四周伸展,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花茎从中央抽出,一般较长,并具有鲜红、紫红、粉红或黄色的苞片,非常鲜艳美丽。在生产中,凤梨开花需要催花,一般都用乙炔催花,最近也有采用乙烯利的。但凤梨因固有的生物学特性所决定,凤梨开花只在叶杯中抽出一束,为了弥补观赏视觉中所显现的单薄的不足,如今花卉市场里人们常将3-4株凤梨组合栽培在同一花瓶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具观赏性和经济价值,花卉品质高,形态更加丰富,主枝与侧枝的大小比例合适的凤梨多支开花的培育技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凤梨侧枝开花培育技术,当凤梨植株培育7~9个月后,用500~700ppm的多效唑间隔一段时间进行喷灌,喷灌3~4个月后停止使用多效唑进行喷灌,停肥3~4周后开始催花。
优选的,当凤梨植株培育8个月后,每两周喷灌一次500~700ppm的多效唑,喷灌3~4个月后停止使用多效唑进行喷灌,停肥4周后开始催花。
优选的,在凤梨植株培育过程中,保持凤梨植株的侧芽个数为3个,且3个侧芽按等边三角形的排列生长。
优选的,所述催花,按如下方法进行,在正式催花前1天,将叶杯中积水排空,第二天用配置好的750ppm乙烯利水溶液和乙炔饱和溶液分别向凤梨叶杯中进行浇灌,每株凤梨300ml,每隔两天浇灌1次,共催花3次;催花时,温度保持在18℃~24℃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5%~90%之间,光照保持在10000~15000lux,催花后将环境调控在温度22℃~30℃,相对湿度75%~85%,光照18000~20000lux;待花头出现后,向盆内浇灌1000倍的可溶性肥料,一周后,改浇灌2000倍的KH2PO4溶液。
优选的,所述凤梨为红剑、丹尼斯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可溶性肥料为花多多9号。
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本发明生产培育的多花茎观赏凤梨,比常规的单花径观赏凤梨植株更加饱满,形态更加丰富,大大提高了观赏凤梨的观赏价值;同时减少了凤梨苗的用量3~4倍,节约了盆钵、基质、养护等成本一半以上,且本发明技术操作简单,不需要额外的栽培培养,只需要喷洒多效唑,生产成本低,便于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在凤梨培养中,进行催花处理,培养出的凤梨花朵鲜艳,色泽纯正,花径的大小均匀,出花整齐度高,并且缩短了感应周期,延长了观花时期,同时保证多花茎的凤梨更具有观赏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江宁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13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