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扶壁柱处水平施工缝止水钢板不贯通箍筋的构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1728.2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9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马彦清;郑小维;刘莲;张岩;张黎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李雪梅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壁柱 水平 施工 止水 钢板 贯通 构造 方法 | ||
扶壁柱处水平施工缝止水钢板不贯通箍筋的构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与地下室外墙相连的扶壁柱的外侧设置柱耳,柱耳为用于水平施工缝止水钢板安装的转换通道构造,将止水钢板预埋安装施工中;在扶壁柱旁的止水钢板直接绕过安装在柱耳之间,过扶壁柱以后重新转换回原地下室外墙水平施工缝中;将柱耳作为扶壁柱处止水钢板安装的转换路径,避免止水钢板在扶壁柱处安装时柱加密区箍筋需整体断开;待止水钢板安装完成后,重新将其进行焊接,后期箍筋安装完成后,对洞口进行焊封传统施工。该扶壁柱处水平施工缝止水钢板不贯通箍筋的构造方法摒弃了传统“扶壁柱”处水平施工缝止水钢板安装施工做法,施工方便快捷,减少质量隐患,有效的节约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扶壁柱处水平施工缝止水钢板不贯通箍筋的构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室结构工程防水质量一直作为建筑工程行业中质量管控重点关注的内容,其中地下室外墙结构防水质量更是每个施工项目管理主要内容。地下室外墙因施工需要,需在墙体设置水平施工缝,如何做好水平施工缝的施工,保证后期地下施工回填完成,外墙施工缝处不出现压力渗水情况的发生,将是项目质量管理重点所在。水平施工缝的留设施工中,外墙“扶壁柱”处止水钢板的预埋安装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为后期渗水埋下隐患的种子。
传统施工做法中,“扶壁柱”水平施工缝预埋止水钢板时,止水钢板需将“扶壁柱”加密区的箍筋全部断开,然后将箍筋与止水钢板焊接;或者在止水钢板钻孔,然后贯穿柱箍筋后进行箍筋的焊接和孔洞的焊封。这两种做法存在的问题:1.“扶壁柱”加密区箍筋需全部断开,止水钢板安装后进行箍筋的焊接。焊接后的箍筋质量无法保障。对结构安全造成一定的隐患。2.因普遍止水钢板厚度约为3mm,无论是将箍筋与止水钢板进行焊接,还是在止水钢板上钻孔,安装箍筋后进行重新焊接及孔洞的焊封,都对止水钢板的止水效果产生影响,无法保证止水钢板质量,后期存在严重的渗漏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在“扶壁柱”外侧设置“柱耳”,一种水平施工缝止水钢板转换通道构造,将水平施工缝的止水钢板在“柱耳”中进行转换,止水钢板安装时因此绕过“扶壁柱”,一方面可以避免“扶壁柱”加密区箍筋被切断引起结构质量隐患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进行焊接,减少渗漏风险。
扶壁柱处水平施工缝止水钢板不贯通箍筋的构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与地下室外墙相连的扶壁柱的外侧设置柱耳,所述柱耳为用于水平施工缝止水钢板安装的转换通道构造,将止水钢板预埋安装施工中;
(2)在扶壁柱旁的止水钢板直接绕过安装在柱耳之间,过扶壁柱以后重新转换回原地下室外墙水平施工缝中;
(3)将柱耳作为扶壁柱处止水钢板安装的转换路径,避免止水钢板在扶壁柱处安装时柱加密区箍筋需整体断开;
(4)待止水钢板安装完成后,重新将其进行焊接,后期箍筋安装完成后,对洞口进行焊封的传统施工。
进一步,该扶壁柱处水平施工缝止水钢板不贯通箍筋的构造方法的步骤的重新将其进行焊接替换为前将止水钢板进行钻用于穿箍筋的孔洞。
进一步,该扶壁柱处水平施工缝止水钢板不贯通箍筋的构造方法的止水钢板尺寸为300×3mm,柱耳厚度为180~200mm、高度为380~420mm,保证扶壁柱外侧止水钢板保护层厚度;柱耳长度为扶壁柱结构尺寸各边伸出80~120mm,用于止水钢板在扶壁柱与外墙相连处进行绕弯进入柱耳中;水平施工缝留设时,进行支模设置柱耳的一半,待进行二次浇注水平施工缝以上部分墙体时,进行支设剩余一半柱耳的模板,最终完成对扶壁柱外侧水平施工缝的施工。
进一步,该扶壁柱处水平施工缝止水钢板不贯通箍筋的构造方法的柱耳中止水钢板居中安装,保证止水钢板的保护层厚度,地下室外墙水平施工缝下部施工完成后,浇筑水平施工缝上层混凝土前,需对同样对柱耳部位混凝土进行凿毛、并涂刷素水泥浆一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17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