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合成NaAlH4 在审
申请号: | 202010672019.6 | 申请日: | 202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9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曹志杰;李丽江;马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1/18 | 分类号: | B01J21/18;B01J21/06;B01J37/00;B01J37/08;C01B3/00;C01B6/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谢秀娟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合成 naalh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合成NaAlH4的钛基催化剂及复合储氢体系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催化剂为非晶态碳负载TiB2的复合物(标记为TiB2@C),其合成过程是将Cp2TiCl2和LiBH4按照摩尔比1:2进行球磨,在氩气气氛下烧结后将产物清洗并经过真空干燥后获得。复合储氢体系的制备则是将NaH,Al和催化剂直接置于氢气气氛下球磨获得。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制备的TiB2@C催化剂活性高,可以在室温下高效地一步催化合成NaAlH4;所制备的复合储氢体系具有储氢量高、放氢温度低、可逆性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合成NaAlH4的钛基催化剂及复合储氢体系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氢具有资源丰富、燃烧热值高、产物零污染等优点,被誉为人类社会的“终极能源”。氢能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涉及制取、储运和应用三大关键技术。随着工业制氢技术的发展以及燃料电池技术的进步,氢的制取和应用技术得到了大幅提升,因此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成为了制约氢能规模化应用的瓶颈。相比于高压气态储氢和低温液态储氢,固态储氢材料由于具有储氢效率高、安全性好、成本低廉等优势而被世界各国列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铝基配位氢化物,如LiAlH4(10.6wt%)、NaAlH4(7.5wt%)、KAlH4(5.7wt%)等,是固态储氢材料的研究热点。
LiAlH4的理论储氢容量为10.6wt%,其中在较低的温度下释放的氢气为7.9wt%,高于NaAlH4的储氢容量,但是LiAlH4的放氢焓变ΔH=-7kJ mol-1H2,反应不可逆,导致其放氢产物不能直接吸氢,所以对LiAlH4的研究相对较少。NaAlH4的储氢容量较高,吸放氢温度较温和,吸引研究者们广泛关注。NaAlH4的放氢反应分为三步,第一步放氢生成Na3AlH6的和Al,并放出3.7wt%,第二步Na3AlH6分解生成NaH和Al放出1.9wt%,第三步NaH分解成Na和1.9wt%H2,反应方程式如下:
3NaAlH4→Na3AlH6+2Al+3H2(3.7wt%)
Na3AlH6→3NaH+Al+3/2H2(1.9wt%)
NaH→Na+1/2H2(1.9wt%)
其中第一步和第二步反应在较低温度就可进行,而第三步反应需要的温度较高,所以一般NaAlH4的放氢只放到第二步,其实际可用储氢容量为5.6wt%。然而,吸放氢动力学缓慢、可逆性受限、放氢温度偏高等问题仍限制着此类配位氢化物的实际应用。研究表明,钛基催化剂能够极大地改善NaAlH4的储氢性能,并实现体系的可逆储氢,然而这些催化剂在吸放氢过程中能够反应消耗NaAlH4,同时生成惰性副产物,不仅导致催化剂失效,而且会使得体系储氢量损失到较低水平(5wt%)。虽然前期的改性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NaAlH4的储氢性能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NaAlH4的制备工艺仍需要进一步改善。因此,研究在吸放氢过程中稳定存在且不消耗NaAlH4的钛基催化剂,应用于NaAlH4的原位合成,并开发出性能优异的复合储氢材料体系,是实现NaAlH4实际应用的关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大学,未经宁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6720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